您当前的位置 : 房产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北省“万企转型”实施方案 (2018-2020年)》的通知

2019-03-05 16:07:18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二)钢铁企业。2017年,全省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087家,其中具有冶炼能力的企业67家,实现工业增加值3538.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3%,粗钢、生铁、钢材产量分别占全国总量1/4左右,钢材品种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家电板、汽车板市场占有率分别居全国第1、第2位。

  转型方向:以精品化、绿色化、多元化为主攻方向,大力发展优特钢和钢材产品精深加工,加强与下游耗钢企业衔接配套,发展定制化钢铁制品,努力实现由钢铁原材料提供商向产品提供商转变,打造精品钢和冶金新材料产业链,力争钢材延伸加工总量超过22%,基础研发、新产品开发由“跟跑者”向“并跑者”“领跑者”转变。

  ——压减搬迁“腾笼换鸟”。继续实施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6类严于国家的地方标准,严格执行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超低排放限值,注重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关小促大、保优压劣,倒逼处于城市主城区、县城及周边和列入压减任务的钢铁企业有序退出,持续打好钢铁去产能攻坚战,2020年底全省钢铁产能控制在2亿吨以内。严防钢铁违规新建项目、落后产能等量置换和“地条钢”死灰复燃,确保“僵尸企业”全部出清。大力推动城市钢厂整体搬迁改造或转型发展。鼓励去产能钢铁企业跨界投资、转型转产,利用腾出的空间容量,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

  ——优化提升钢铁产业结构。发挥龙头企业调结构带动作用,积极参与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取得一批自主知识产权、打造一批高端钢材品种,构建形成与世界先进水平相适应的钢材标准质量体系。巩固提升汽车板、家电板,以及钢板桩、取向硅钢、高速工具钢等优势产品,大力发展特殊钢、能源用钢、船舶及海工用钢等市场需求量大的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提高品质稳定性。引导钢铁企业整合重组、优化布局,建设沿海临港精品钢铁产业带,做优做强钒钛新材料产业。

  ——推动产业链融合发展。推动由钢材初级加工向生产“近终型产品”的精深加工跨越,重点发展汽车冲压件、汽车用锻件、机械结构件、大型铸锻件、重轨和铁路弹簧构件、高端轴承构件等装备制造配套,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管道管廊等工程和建筑配套,高压锅、铸铁锅、钢木家具、康复床等高品质消费类钢制品,不断满足下游耗钢产业链升级要求。推动大型钢铁企业与下游汽车、装备等产业实现协同发展,鼓励优势钢铁企业向节能工程、循环经济、融资租赁、电商贸易、园区物流、矿山船运等多元支撑转变。

  ——推进钢铁绿色化发展。对接京津冀地区国家级实验室和冶金研发机构,以先进钢铁材料、冶金自动化等为重点,推动与我省钢铁企业开展技术合作,突破烟气循环利用、连铸连轧等先进基础工艺技术,全面建立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废弃物消纳和再资源化的新一代钢铁流程。大力支持钢铁企业实施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绿色化改造升级,污染物排放全面达到超低排放标准。

  ——推动域外转移和国际化合作。加快优势产能“走出去”步伐,以周边国家和非洲、中东欧等国家为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洽谈和对接,打造“一带一路”沿线更多标志性工程,重点建设中塞工业园;支持企业通过产能交易或省外建厂向京津冀及周边以外转移产能。引导钢铁企业与国际接轨,推动企业海外投资向全球价值链和产业链上游升级,构建世界性的资源供应、人才保障、生产研发和经营服务体系,打造一批钢铁出海“航母群”。

  (三)石化企业。2017年,全省石化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97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662.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7%,化工行业精细化率达到45%,用于农药、染料的氰化钠、氨基乙酸除草剂、超薄型电容膜、消毒剂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

  转型方向:以链条化、循环化、集聚化为主攻方向,打造以原油深加工为支撑、精细化工为主体、煤盐化工为补充的循环化工产业链,推动石化企业由初级化工生产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高端有机化学品以及高端日用化学品生产转变,力争精细化率达到60%。

  ——延伸拓展“油头化尾”产业链。做优做强“油头”,高质量提升石油炼化水平,鼓励支持开发催化、加氢等低成本低碳烯烃生产新工艺,加快推进曹妃甸千万吨级炼化一体化等一批重大支撑项目,填补制约下游精细化工发展的烯烃、芳烃(PX)等有机化工基础空白。延伸拉长“化尾”,推进石油炼化精深加工向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和化工新能源等产业链下游拓展,向下游电子信息、消费品、装备制造领域延伸,重点发展日用化学品、装备用高端材料、化学纤维、医疗用品等。

  ——大力发展精细化工。推动高性能合成树脂、特种橡胶及弹性体,以及高性能纤维、电子化学品、高效低毒环保农药、超净过滤膜材料等绿色石化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推广应用环保型水基涂料,培育壮大一批精细化工重点骨干企业。

  ——推进绿色安全高效发展。以园区化、循环化、清洁化为重点发展绿色化工,重点支持绿色产品、污染物治理技术产业化,加快推进化工废弃物资源化、无害化和再利用进程,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改造提升煤盐化工,鼓励发展浓海水综合利用。大力推进城镇人口密集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搬迁改造和转型升级,提升化工企业安全生产水平。

  ——做优做强基地园区。重点发展渤海新区临港化工、曹妃甸石化、石家庄循环化工,以及衡水工程橡胶、内丘精细化工、邯郸馆陶新型化工等基地园区,禁止新增化工园区。

  (四)食品企业。2017年,全省食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40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74.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5.2%,拥有粮油精深加工、植物蛋白饮料等全国龙头企业,其中乳制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16.52亿元,乳制品产量372.85万吨,居全国第1位,君乐宝配方乳粉获得国际顶级质量认证。方便面产量居全国第2位,辣椒红等高效天然食用色素产销量居世界第1位。

  转型方向:以绿色安全、健康营养、多样方便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功能性食品、养生保健食品、方便休闲食品,着力打造粮油精深加工和乳制品产业链,实现由乳制品大省向强省转变,不断提升品种丰富度、品质满意度、品牌认可度。

  ——做优做强乳制品工业。以饲草本地化、种群优良化、养殖标准化、产品高端化、产业绿色化为方向,加强农副饲料和粪污处理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支持乳制品生产企业发展自有自控奶源基地,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质量安全保障能力,重点发展巴氏杀菌乳、配方乳粉、发酵乳,适度发展干酪、乳清粉等,培育1-2家国际知名乳品品牌,建设种植养殖、良种繁育、研发生产、品牌营销全产业链协同配套、质量安全全程可追溯的产业体系。到2020年,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乳品加工企业,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到1000亿元。

  ——增强新品供给能力。聚焦国内外多元化和细分市场需求,加大新产品研发力度,开发绿色健康的多功能中高端食品,丰富食品品种种类,提升食品包装设计水平,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食品领军企业。重点发展功能性食品、养生保健食品、方便休闲食品。深入发掘地方特色食品和中华传统美食,鼓励传统主食及中式菜肴工业化生产。积极发展订单农业,提升粮油农副产品深加工水平,推动核桃、红枣、雪花梨、柿子等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和品牌化发展,巩固提升饲料蛋白、精练植物油、特等面粉、食用葡萄糖等全国优势产品,打造农业产业化、食品精深加工及物流连锁服务全产业链。

  ——强化食品质量安全。坚持以发展保安全、以安全促发展,面向京津冀市场一体化服务保障要求,在乳制品、肉制品、食用油、白酒等重点领域逐步完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全面推进食品企业诚信管理体系建设,严厉防范和打击添加违禁物质行为。全面推行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信息化管理,实现产品全程可查询、可追溯,确保食品质量安全。重点研发低热量、低脂肪、低糖低盐食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营养食品升级需求。

  ——提升特色食品美誉度。对标学习国内外知名食品企业品牌创建和品质提升先进经验,加强品牌培育和宣传推介,讲好特色优势产品历史文化故事,加强注册商标、地理标志、原产地标记产品保护,扩大核桃乳、杏仁露、板栗、野生酸枣汁等特色品牌影响力。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促进矿泉水、可口可乐等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做优做强一批市场信誉度高的区域品牌食品,大力发展曲周天然植物提取物、鸡泽和望都辣椒制品、平泉食用菌、遵化板栗酸枣制品、兴隆果品、沧县枣制品、南和宠物饲料、赵县淀粉深加工等特色食品,重点打造隆尧方便食品、衡水食品饮料、定兴休闲食品和秦皇岛、大名粮油食品及馆陶禽蛋产业集群,建设怀涿昌抚卢葡萄酒优势产业基地,以及鹿泉、新乐、望都、满城、滦县、汉沽、塞北、察北等环京津乳制品产业带。

  (五)纺织服装企业。2017年,全省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1659家,实现工业增加值904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7.2%。纺织龙头企业技术装备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粘胶短纤维、棉布、棉纱、服装产量,分别居全国第2、第6、第7、第10位。溶剂法纤维素纤维、莫代尔纤维、竹代尔纤维等填补国内空白。

  转型方向:以高端化、时尚化、终端化为主攻方向,推动由代工贴牌向“设计、制造、品牌”三位一体转型,做优做强服装、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达到30个。

  ——打造设计生态产业链。以创意设计驱动服装和家纺、面料等骨干企业特色化、差别化、时尚化发展,引进培育一批国内外纺织服装设计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及贸易中心,建设纺织服装创意设计产业园、服装设计交易中心等。鼓励支持企业应用互联网技术开展创意设计,发展个性化定制、众包设计、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扩展线上线下结合的网络销售渠道,不断增加花色品种、提升产品功能,形成从设计、装备、生产、销售和配套服务的产业结构网络,向以消费者为中心的设计生产模式转变。

  ——大力推进自主品牌建设。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增强品牌意识,建设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化服务平台,突出质量、设计、文化元素,创建和培育有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加大对侵犯自主品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重点打造一批企业品牌、区域品牌、时尚品牌及小众品牌,引进培育一批京津产业转移品牌服装“种子”企业,推动优势品牌企业国际化发展,促进加工生产向品牌生产转变。做优做强正定常山纺织基地、衡水服装产业园,以及南堡化纤、高阳毛巾毛毯、宁晋休闲服装、磁县童装加工、清河羊绒纺织、南宫羊剪绒、邱县棉纺循环、肃宁裘皮服装、安平产业用丝网、冀南新区服装家纺等一批区域特色基地园区。

  ——大力发展先进纺织制造。发挥纺织化纤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纺织技术创新联盟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步伐,突破新型高效低耗纺纱与织造技术、服装数字化设计与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化纤高效柔性化与功能化技术等,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支持新型纺纱、智能化纺纱、数控无梭织造等先进技术装备应用,淘汰落后纺织机械,推进印染清洁生产。大力发展纺织新材料,推进高性能纤维材料、生物基纤维以及差别化、多功能纤维等产业化。改造提升精梳高支纱线、提花面料,提高毛纺面料的轻薄、舒适、易护理性能。培育发展产业用纺织品,重点发展纺织基过滤材料和土工纺织材料等,加快汽车滤清器等用途非织造过滤材料、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应急处置用纺织品研发与产业化。

  (六)建材企业。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1434家,实现工业增加值618.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6.3%,在持续压减水泥、玻璃产能的同时,建材行业产品结构不断优化,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药用中性硼硅玻璃、液晶基板玻璃、航天配套特种玻璃等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

  转型方向:以绿色化、功能化、个性化、品牌化为主攻方向,大幅提高绿色高值新型建材产品比重,加快开发功能性新型建材产品和“近终型”建筑部品构件,不断提升卫生陶瓷个性化定制能力和品牌竞争力,力争高标号水泥比重、优质浮法玻璃比重和玻璃产品深加工率均提高到60%以上,着力打造高端建筑材料产业链。

  ——水泥企业。鼓励企业优先发展海洋、港口、核电、道路等工程专用水泥、水泥基材料等高品质产品,增加优质水泥和特种水泥比重,减少普通水泥比重。引导和支持优势水泥企业进一步拓展建筑骨料、高性能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等深加工产业,向商品混凝土、水泥制品和建筑部品等全产业链延伸。推广轻质高强板材、承重复合板和环保型建筑涂料等新型材料技术和配合料高温预分解、节能配方等生产新技术。支持企业利用尾矿等工业固废生产新型建材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在水泥企业普及和完善能源管控中心建设,大力推进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工程,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零存放处理。

  ——玻璃企业。支持企业改造升级优质浮法玻璃生产线,发展超厚、超薄、超白、低辐射镀膜玻璃等新型节能、安全玻璃产品和夹层、钢化、中空真空、抗冲击防穿透、装饰装修玻璃等深加工产品,加快高端运输装备用风挡、舷窗制品,汽车、飞机及高速列车风档玻璃等高端功能材料开发与产业化。在玻璃生产企业推广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PP)、产品数据管理(PDM)等应用系统及智能化玻璃深加工系统。

  ——建筑卫生陶瓷企业。引导企业加强产品设计、品牌提升和关键零配件研发,加快产品向功能化、个性化、品牌化、智能化转型,开发多功能产品、智能家居等用品,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艺术性。支持企业发展薄型陶瓷砖、陶瓷薄板、文化艺术砖,功能型防滑、蓄热(蓄光)、防污、自洁净等产品,以及节水便器、智能便器、具有保健功能的卫生间用品。在全行业企业推广应用干法制粉、陶瓷砖减薄、低温烧成、卫生陶瓷模型免烘干等技术工艺,提升绿色化发展水平。

  (七)电子信息企业。2017年,全省电子信息规模以上企业614家,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508.6亿元,利润率7.8%。光伏组件、光伏电池片、卫星地面测控系统、液晶基板及成套装备生产线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1位,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碳化硅衬底等填补国内空白。

  转型方向:以规模化、链条化、智能化为主攻方向,引进和培育壮大新型显示、通信导航、太阳能光伏、大数据和云计算、集成电路等龙头骨干企业,提升关键技术工艺装备产业化水平和基础能力,积极引进发展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智能可穿戴设备、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增强终端产品竞争实力,打造新型显示、现代通信、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链,积极培育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培育,增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后发优势。

  ——打造新型显示全产业链条。重点支持优势龙头企业巩固提升产业链上游的液晶材料、基板、元器件等,引进北京创新资源和国内产业龙头,壮大产业链中游的显示面板、模组等,延伸产业链下游的智能显示整机终端产品及系统集成应用。瞄准下一代显示技术,以固安AMOLED面板模组为引领,引入智能终端龙头企业,抢占未来市场先机。引导上下游企业联合攻关,建立面板、材料、设备和终端产品制造商共同参与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平台,持续支持关键设备、材料国产化配套开发及产业化。

  ——做大做强通信和卫星导航。依托国家卫星通讯测控、综合性半导体等科研院所,加快推进军工技术转化应用和商业化,重点支持6英寸碳化硅和氮化镓晶片、陶瓷管壳和陶瓷新材料、导航及通信芯片、光通信器件、半导体激光器、高端晶体振荡器等关键基础元器件及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积极引进发展服务器、网络路由器、网络交换机、智能网关等网络设备,大力推进第五代移动通信(5G)和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等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和设备研发制造;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空天遥感、卫星导航、专网通信设备及系统应用等,重点打造卫星导航应用运营中心、技术中心、认证中心和生产制造基地。

  ——做优做强太阳能光伏。支持本土龙头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关键生产设备及工艺改造升级,大幅提升硅片尺寸和组件功率,提升生产线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鼓励开发智能化多样化的实用终端产品,重点发展智能光伏组件、智能逆变器控制器等,推动先进光伏产品与消费电子、户外产品等结合。加快光伏应用多样化发展,积极争取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建设分布式建筑屋顶光伏电站和建筑光伏一体化电站,因地制宜开展各类“光伏+”工程,促进分布式光伏应用发展。

  (八)医药企业。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企业255家,实现工业增加值262.1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10.2%,抗生素和维生素原料药产量居全球首位,恩必普、玄宁、欧来宁、通心络、参松养心等创新药单品销售收入超10亿元,居全国同类产品前列。

  转型方向:以创仿结合、品种优化、远程服务为主攻方向,加快生物技术药物、化学创新药、化学首仿药、中药创新药和中药经典名方的研发,提升高端医疗康复器具创新能力和产业化水平,力争新增5个一类新药上市,特色原料药、专利原料药占原料药比重超过30%,新增15个产品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创新发展重点药物。支持企业加快研发针对肿瘤、免疫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的抗体药物、多肽和重组蛋白药物、化学新药,支持新型疫苗、RNA干扰、基因治疗等药物和细胞治疗产品,开发脂质体、脂微球等新型注射给药系统和针对重大疾病的仿制药,以及速释缓控释口服给药系统和新型制剂技术。支持中药企业挖掘经典名方、开发复方,发展新型饮片和中成药,推动中药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

  ——推进高端医疗康复器具服务化。鼓励企业研发以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支撑的移动医疗终端及远程、智能医疗系统,重点开发可穿戴设备、医用机器人、远程医疗等移动医疗产品和智能医疗器械。加快发展新型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器具、高端治疗呼吸机、血液透析治疗设备,以及针对老人、伤病人、残疾儿童的康复辅助产品。加强植介入产品、仿生假肢和精准医疗、智能化医疗设备等研发和产业化。加强传统中医康复技术和方法创新应用,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疗效确切、特色突出的康复辅助器具。

关键词:转型,目标,措施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