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房产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2019-03-05 11:13:58 作者: 来源: 长城网
分享:

  2018年,河北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部署,全省各级各部门以深化工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积极有效应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严峻形势,奋力推进全省工业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全省工业转型升级迈出了坚实步伐。

  转型升级取得新成效

  工业实现稳中有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为2014年以来最好水平,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超过年初预定增长5%左右的目标;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53家,超预定目标453家。钢铁、装备、石化、食品、纺织服装、建材、医药七大主要行业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8.3%、1.4%、4.4%、-0.5%、3.1%、13.2%。

  创新发展成效明显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0.84%,比2016年提高0.19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新增1202家,总数达到4055家,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27%;全省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500亿元,增长近30%,12项工业领域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绿色发展加快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能耗比上年下降3.9%,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8.65%。超额完成六大行业去产能任务,压减退出炼钢产能1230万吨、炼铁产能1087万吨、煤炭1401万吨、水泥313万吨、平板玻璃810万重量箱、焦炭产能517万吨,严防“地条钢”死灰复燃,钢铁“僵尸企业”产能全部出清。推广新能源汽车37563辆(折合标准车69347辆),超出全年目标任务1.31倍。

  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3%,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4.6%,成为工业增长第一拉动力。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比规模以上工业快4.8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增长13.2%,高铁车组制造增长49.5%,集成电路制造增长28.6%。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3%,比规模以上工业快10.1个百分点,其中,高端技术装备制造领域增长23.1%。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新能源汽车增长1.8倍,动车组增长34.3%,液晶显示屏增长30.7%。

  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211.7亿元,同比增长12%,连续3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增速排名全国第16位,较2017年前进1位;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8%,比上年高0.3个百分点。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031.1亿元,增长10.3%。

  多措并举促落实

  全省各级把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河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紧紧围绕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强化创新驱动和质量标准引领,全省工业转型升级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创新趋强、质效提升、氛围浓厚、支撑有力的良好发展态势。

  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工作落实机制密集出台《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等30多个政策性文件。省工信厅发挥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作用,强化各部门协同、省市县联动,切实落实市县第一责任,将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分解成86项工作任务,明确任务落实的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在采取日常调度的同时,加强与省重点工作大督查办、省政府督查室的协同配合,研究提出了督查考核方案,开展了任务落实督导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政策宣贯,以省委、省政府名义召开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大会、民营经济工作推进会议、工业转型升级现场观摩会、工业经济运行调度会等,加强工作部署调度;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编印政策汇编,对各项重要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发布;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专题访谈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和典型推广;利用大学、党校等开展职业经理人、规上民营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小微企业、机关公务员等专题培训,在全省营造出工业转型升级的浓厚氛围,系统推进各项任务落实落地、取得实效。各市、县政府及省有关部门均结合本地实际和职能制定出台了工业转型升级的配套政策文件,实施了一批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政策举措,各市、县政府均建立了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总的看,全省上下形成了产业导向高端高新、工作机制协同有力、路径措施清晰有效的较为完善的工业转型升级政策体系和工作推进机制。

  优化产业布局,推进区域转型升级按照“一核四区多集群”的思路,助力雄安新区高端高新产业聚集,推进石保廊创新发展、张承绿色发展、秦唐沧沿海开放发展、邢衡邯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发展。各地按照产业和区域功能定位落地了一批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举办2018京津冀产业转移对接和医药、新能源、机器人等12个专场,签署合作协议100多项,总投资800多亿。工信部与省政府签署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河北省人民政府支持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战略合作协议》。雄安新区引进了百度、腾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以及太赫兹、智能感知、超材料、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等一批高端高新项目。研究制定《关于加快产业集群建设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18-2020年)》。探索“互联网+产业集群”的有效模式,遴选定州汽车及零部件、沙河玻璃、临西轴承开展智慧集群第二批试点;开展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新创建16家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保定经济开发区(整车及零部件)、河北承德县经济开发区(大数据)、河北迁安(钢铁及深加工)、河北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大型数据中心)4家基地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第8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年度入选数量全国第一;开展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创建,新认定正定等10个县(市、区)为省级工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县。

  加快动能转换,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利用重大项目牵引、创新设计驱动、技术改造提升,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一是实施技术改造和工业强基工程。2018年全省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8.7%,超年初预定目标2.7个百分点。省级重点技改项目1031项、总投资3365.6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新增销售收入6100亿元。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河北金力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性能锂电池隔膜及复合涂覆隔膜产业化等11个项目入选省级工业强基示范项目,保定天鹅新型纤维制造有限公司纤维素纤维产业化等4个项目入选国家强基工程专项,获国家专项资金支持5976万元。二是大力发展工业设计。培育3家企业创建了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4家企业创建了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示范企业)、88家企业创建了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目前全省专业化工业设计服务企业(机构)达到160余家。举办26期“设计大讲堂”,培训人员12000人次;举办了高水平的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吸引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余名设计大师、商界领袖、领军企业代表等参加;实施工业设计“331”行动,举办“设计×制造”产业对接活动近百场,促成工业设计合作项目220余项;中车唐车的“工业化平台动车组”和长城汽车的“WEY P8插电式混合动力SUV”2项产品获2018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秦皇岛市爱淘器设计公司的“安全气囊冰面救援浮桥”等12个项目于2018年分获红点、iF等国际知名设计大奖。三是着力提升产业创新能力。颁布实施了全省第一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地方性法规—《河北省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条例》。组建“河北省抗肿瘤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等6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培育认定1202家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拥有率达到27%。新增10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新建省级工程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17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累计达到1311家,比上年提高13.2%。四是着力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印发新型显示、大数据、IPV6、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等行动计划。培育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100强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100强企业;云谷(固安)科技第六代AMOLED面板及模组、鼎材科技OLED显示材料等信息技术项目等80多个国家级、省级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建成投产。五是稳步推进产能化解。全年共压减炼钢产能1230万吨、煤炭1401万吨、水泥产能313万吨、平板玻璃810万重量箱、焦炭517万吨,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全省未发现一起“地条钢”生产销售问题,得到国家检查组高度评价。

  坚持精准施策,推进企业转型升级。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把转型升级落到企业。实施“万企转型”专项行动。制定《河北省“万企转型”实施方案》《河北省支持“万企转型”若干政策措施》,启动全省1.5万多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实施转型升级。树立“亩产论英雄”“创新论英雄”“绿色论英雄”导向,在邢台市、定兴县、正定县、景县、肥乡县开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绩效评价试点,根据评价结果探索实施差别化政策,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双创双服”活动。落实“五个一”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保姆式”服务,市县累计召开企业家恳谈会1725次、现场办公会2982次、银企对接活动779次,13个市全部建立了企业应急基金,总规模超过40亿元。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共有458家工业企业通过省政企服务直通信息化平台反映问题624个,已办结609个,解决率97.6%。打造两化融合升级版。组织完成10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和30个“互联网+先进制造业”模式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新培育省级融合发展重点项目200个,新兴铸管、冀东水泥、中钢邢机三家企业的项目被工信部确定为2018年国家工业互联网试点示范项目,累计创建国家级贯标试点企业155家、组织两化融合评估参评企业7290家,均居全国第6位,企业两化融合指数全国排名比2017年提升2位。强化智能制造。在全国率先开展智能制造诊断活动,培育6个省级智能制造示范(园)区和101个省级数字化车间,中车唐车、中信戴卡、晶澳太阳能、华药集团、晨光生物5家企业获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长城汽车、衡水老白干、敬业增材3家企业列入2018年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与应用新模式项目。深入推进电子商务。创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43个、示范企业80个。2018年,全省网络零售额2990亿元,同比增长26.6%。实施企业上云工程。印发《河北省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举办了20场万家企业上云市县推进活动,阿里、华为等25家平台企业与冀中能源、旭阳化工、华北制药等十多家大型制造企业和500多家中小企业建立了直接联系,截至2018年底,基于我省供给资源池的上云企业数量已超过3000家。

  突出优势特色,推动产品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三品”专项行动,推进工业产品迈向中高端。抓质量标准。大力实施质量强省和标准化战略,发布工业类省地方标准77项,与京津联合发布京津冀协同地方标准24项。树立省级质量标杆企业59家,华北制药等5家企业的先进质量管理方法获得国家级质量标杆。君乐宝乳业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723工厂理化室非金属探索无限QC小组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为83.37,比上年提高0.93,连续8年保持逐年提高态势。抓特色产品。制定《关于促进我省特色产品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选择皮革、羊绒、箱包、家具、自行车、铸铁炊具等特色产品,逐一明确发展路径、技术支撑、设计团队和支持政策,着力打造“专精特新”产品,认定第三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0家。开展知名品牌培育,认定年度河北知名品牌产品423项,河北省优质产品518项,河北知名工业品牌产品达到1260项,省优质产品1324项,知名品牌产品企业的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达到11.7%。抓重点区域。开展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和省中小企业名牌产品培育认定,清河羊绒等9家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列入工信部产业集群试点名单,数量位居全国第五;石家庄、保定、唐山先后获批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城市,数量与4个发达省份并列第一。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获批筹建“全国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18个;筹建“河北省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园区33个;开展智慧集群建设试点,培育认定省级中小企业示范产业集群11个、产业名县名镇25个。18家企业入围“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榜单”,其中长城汽车、五得利面粉分列汽车及配件、农业类别品牌价值第一名。

  新年度有新目标

  2019年,按照“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字方针要求,继续落实工业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动全省工业向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转型升级。继续保持工业稳中有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5%左右,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5万亿元,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1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固定资产投产增长10%以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继续深化,实施技术改造工业企业个数5000家以上,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增长6%以上;推动总量去产能向结构去产能转变,压减钢铁产能1400万吨、煤炭1000万吨、水泥100万吨、平板玻璃660万重量箱、焦炭300万吨;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30000辆标准车;产业创新能力继续提升,规模以上工业研发强度力争达到0.9%,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8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1万家以上,省级以上创新平台总数超过1670家。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发展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