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莫高估不动产登记制度的作用
备受市场关注的不动产登记制度建设终于进入倒计时。根据国土部公布的时间表,2014年将建立统一登记的基础性制度;2015年推进统一登记制度的实施过渡;2016年全面实施统一登记制度;2018年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投入运行,不动产统一登记体系基本形成。 长期以来,不动产登记制度之所以持续成为公众的关注焦点,在很大程度上因为这一信息公开机制被赋予了“促进反腐”和“打压房价”这两大期待。而在近年来,部分大中城市的确也出现了豪宅、别墅等高档房源的抛售现象,一些高端商品房动辄降价几百万元以吸引买主,不免让人将其与不动产登记联系起来。 不可否认,随着不动产登记体系的建立以及全国住房信息实现联网,房产信息将进一步透明化,将成为查找贪腐线索的一条有效途径。在国家反腐力度不断加大的背景下,确能震慑部分宵小之徒,在不动产登记体系基本形成之前,或许将会出现一波抛售潮。此外,不动产登记制度也是物权法的进一步延伸,房产确权将为征收房产税创造条件,这或许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房价上涨。 然则,不动产登记制度只是一项基础性制度,并非是针对腐败或房地产行业的专项制度。正如国土部地籍管理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所言,我国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乡统一、海陆统筹,涵盖土地、房屋、林地、草原、海域等不动产的权利登记、确认、保护体系。不动产登记的出发点不是反腐和抑制房价,尽管客观上可能多少有些关联。 因此,不动产登记制度建立之后,公民并不能随意查询他人名下的房产。即便是国家相关部门,在查询时也应该要履行相对严格的审核手续,以保障公民隐私权。但信息公开却是当前市场普遍认为建立不动产登记制度能促进反腐进而平抑房价的关键前提,从这一层面来看,市场高估了这一制度在反腐和打压房价两方面的作用。 事实上,即便有部分官员如舆论预期的那样大量抛售房产,但对于整个房地产市场来说,很难对供需关系造成太大影响。更何况,此类房源往往总价较高,不仅会造成供需错配,对抑制房价的作用也较为有限。 笔者认为,建立统一的不动产登记制度,有助于政府部门摸清家底,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打造廉洁政府。从长期来看,作为房地产管理制度的一部分,不动产登记制度有助于房地产业健康稳定发展。但是,长期制度建设毕竟不是短期调控工具,过分强调其反腐和抑制房价的作用无疑是舍本逐末。仅以房地产调控为例,多年来出台过很多措施,但很难说达到了预期效果,指望不动产登记制度能够扭转乾坤,无疑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展望未来,我们更应该期待不动产登记制度对信息公开的推动作用,以及可能带来的财政、税收等制度的改革。或许随着官员个人信息的进一步透明化,以及房产税等基于不动产登记制度之上的政策体系逐步建立,当前公众关切的问题也将逐步得到解决。 |
关键词:不动产,制度,登记,高估,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