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由高热转为清淡 未来或接近2011年水平

http://www.hebei.com.cn 2014-04-17 09:25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李一戈

  我有个朋友在北京广州两地的楼市转悠多年,终于要买房了。前两年一直说想在广州买,但踟蹰犹豫的结果,是2012-2013年广州房价的连续跳涨。今年初刚熬到北京买房资格,运气还不错,遇到有套房低价出手,马上交了定金。

  据说这套小户型住房的业主是公务员,要价比市场价低1万多元。愿意大幅让价的,总有某种原因。譬如,前两天我在散步时看到中介挂出的一套房,比该小区的成交价低了1万元。原来业主全家移民,想把多余的房子处理掉。

  不,我在这里不是要讨论房地产的反腐问题。王石说,反腐是房地产的最大调控,反腐将非刚性需求的腐败购买力抑制了,由腐败造成的虚高房价也就被抑制住了。而今年中央反腐力度的加大,以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实质推进,显然会让某些群体害怕。

  但我更愿意相信,今年一季度以来,商品房成交量下滑,房价上行通道受到抑制,主要是市场因素在起作用。如果仅仅着眼于反腐,就很难解释,去年也反掉了一大批高中低的官员,但为什么房价照样上涨,很多城市的成交量还创下新高。

  虽说高层领导去年以来只字未提抑制房价,但2013年的房地产调控政策还是延续到了2014年。唯一显见的变化,是房地产信贷政策收紧:首套房优惠多已取消,开发贷款和按揭贷款发放速度放慢,从原来的一个月延长到两个半月。但这并非逆转性的信贷政策调整,主流地产商的资金也没有紧张到不立即放贷就揭不开锅的地步。

  从理论上说,在政策延续的背景下,如果市场要素如旧,成交量会维持增长,房价也应该接着上涨。今年1月以后,市场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了吗?好像没看到。新增的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仍然是主要城市楼市的主导力量。少数城市土地供应量过大,商品房库存偏高,但有太多城市仍然处于供不应求或供求基本平衡的状态。但我们看到的是,入市需求突然就放缓下来,观望情绪弥散,并导致成交清淡,价格停滞甚至下跌。

  房地产调控政策和市场格局均未见重大逆转性的因素,而2014年的楼市却呈现出与去年迥异的形态,我个人的理解是,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结果。

  促使今年一季度以来的楼市失去平衡的因素,是什么?上面说了,没有主导性的因素,但有几件小因素。杭州供应量过大,少数楼盘降价;北京自住房次第上市,冻住了一大批刚需。这两个本是区域性因素,但其他城市有传染性的影响。全国性的因素,是房地产信贷持续偏紧。外围因素,就是文章开头讲到的中央反腐力度加大和不动产统一登记的推进。宏观因素,则是经济形势不稳定,仍处于下行通道。

  以上几个因素,任何一项都不足以导致楼市由去年的高热转为现在的清淡,而且谁也不敢断定二季度就一定会迅速回暖。因此,我说它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本来,即使今年楼市转淡,也不至于差到哪里去,我个人认为不可能回到2008年,最多接近于2011年。温和的调整,不会出什么大问题,反过来,继续依靠房地产拉高GDP的做法,只会让已然恶化的经济结构万劫不复。然而,竟然传出了少数城市酝酿救市的消息。市长们都比我聪明,不可能不知道,此时放松限购,架空调控的后果是什么。他们怂恿或默许自己的职能部门或房协等机构,或以座谈会,或以征求意见的方式,来试探上级的意图,“意在沛公”也。

  我愿意重复自己的看法:分类调控,绝不意味着放松限购限贷政策。少数地方执意要试探上级的调控底线,本质上仍然是因为他们离不开房地产这根无所不能的拐杖。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似乎只是中央政府的事,这些地方心里想到的永远是卖更多的地,上更大的项目,挣更闪亮的政绩。

  因此,在行政体制未改革的前提下,即使是对待分类调控的事权,也应保持高度警惕,防止某些地方滥用。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键词:房地产,需求,成交量,信贷政策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邢鹏飞
更多    
斜顶阁楼装修效果图
创意生活照片墙设计
好好利用这块空间 卧室飘窗效果图
美好舒适客厅装修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