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规划正在编制
受京津冀一体化相关消息影响,河北省保定市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图为购房者在河北保定某楼盘销售中心向销售人员咨询供图/新华社 昨日,国家发改委称,发改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研究编制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相关规划,规划范围包括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发改委指出,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东部三大经济增长极之一,在全国发展中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加强规划引导,推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发展,有利于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推动环渤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 发改委表示,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规划编制将坚持以解决重大问题为导向,在明确区域战略定位、进一步优化首都功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三地的比较优势,重点就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统筹产业布局、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等方面,提出工作思路和操作措施。规划将根据编制工作进展情况适时出台。 链接 规划范围: 北京市、天津市和河北省 规划重点: 1.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 2.统筹产业布局 3.提升创新驱动能力 4.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5.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6.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7.构建区域合作发展机制 分析 协调政治要素 牵扯问题复杂 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说,在区域经济规划上,长三角区域相对而言会“简单”一些,一个是长三角市场经济比较发达,另一方面该区域涉及的更多是经济或是生态层面的协同。 而京津冀牵涉到首都及政治层面,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就多了政治要素的协调问题,牵扯问题复杂。比如,政治中心功能的疏散和各个方面的结构调整,必须按照政治思维来思考。易鹏说,“京津冀一体化”光靠国家发改委推动难度很大。 一体化出台后 仍有不同挑战 易鹏说,第一个挑战是老问题,即行政区划不对等的问题。形象地说,就是要避免北京在资源疏散的过程中,出现把“精肉”留给自己的现象。北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是,哪些“肉”要,哪些“肉”不要。 第二,北京现在有足够多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否疏散掉、到底疏散谁都是问题。北京由于不断发展,形成了一个“高地”,很多人都愿意沾着“高地”的光。比如要搬离一个企业或学校时,谁愿意离开?既得利益群体愿不愿意舍弃切身利益是问题的关键,规划形成初期,如何从“一亩三分地”的观念中走出来很难。 对于第三个挑战,易鹏认为,是如何发挥市场主体的作用。“京津冀一体化”此前操作得不太成功,即使以后按照政府调控资源的路径走,也需要考虑市场的作用。文/本报记者桂田田 揭秘 首都经济圈一体化规划怎么编? 昨日,参与规划编制的知情人士向北京青年报记者透露,规划既有总体设计,各地政府也会将当地在区域规划中的诉求向上表达,最后国家发改委完成一份总体规划再上报国务院。 过程 编制当地规划上报表达利益诉求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这份规划的编制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结合。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规划,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政府也都编制了一份本地的规划,各地会在自己的规划中表达诉求。上述知情人士说,此种方式可让更高层了解地方诉求,也是利益博弈的一种体现。 以北京市为例,北京规划由市发改委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将不同领域的规划任务“分给”各个委办局完成。 各个委办局完成的规划将上交至市政府,最后进行调整并形成一份规划,再交给国家发改委。 有参与规划的技术人员向北京青年报记者表示,一般而言,总规划并不是各个单位的“分规划”的简单加总,而是要将各个分规划的内容放入一个总体框架内,再进行调整。 程序 规划或在年中递交国务院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相关规划从去年夏天启动编制,预计应在今年年中递交给国务院。北京市各委办局所分任务已完成,并在2月份上交至市政府。 上述技术人员透露,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领到规划编制任务的各个单位通过会议的形式进行不断沟通,以更多了解和确定规划思路。 比如,今年2月时,有参与人员提出总规划应以“若干一体化”为整体框架,比如交通一体化、生态环境一体化、市场体系一体化等。但上述技术人员强调,这一框架并非最后定稿。 文/本报记者罗丹阳 链接 区域经济规划一般由发改委主导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都已出台过国家级规划,此类区域性规划的制定程序一般是怎样的?盘古智库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会副会长易鹏说,这些规划一般由国家发改委主导。跨行政区划则通过国务院,以国务院意见的形式下发,符合“顶层设计”这样一个概念。 制定过程中往往要听取相关方面的意见。比如,制定长三角城市群规划时,需要听取江苏、上海、浙江,甚至来自更远地区比如安徽或其他区域方面的意见。汇总中,也需要来自专家学者的建议。 |
关键词:一体化,发改委,经济,编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