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作为国家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重点推进地区之一,在发展装配式建筑过程中,注重优化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布局,积极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既促进了建筑业转型升级,又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预制构件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好势头。
21家基地企业拥有技术和产业优势
我省将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实现建筑业转型升级的一大抓手,鼓励相关企业向构件生产企业转型。目前,我省共有预制构件生产企业57家(部分企业既有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线,又有钢构件生产线),生产线151条。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21家,生产线48条,年设计产能203万立方米;钢构件生产企业40家,生产线101条,年设计产能267万吨;木结构生产企业2家,生产线2条,年设计产能2万立方米。与去年相比,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的数量和产能均实现了大幅提高,其中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企业增加8家,产能增加114万立方米;钢构件生产企业增加14家,产能增加53万吨;木结构生产企业增加1家,产能增加1万立方米。
在基地企业建设方面,我省共有21家基地企业,包括5家国家级和16家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涵盖了预制构件、建筑部品、新型墙材、装备制造、集成房屋和市政设施等多个领域。其中秦皇岛阿尔法工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河北合创建筑节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PC企业的代表,冀东发展集成房屋、河北建设集团在钢结构建筑领域拥有技术和产业优势,迁安市大树木业有限责任公司的CLT装配式木结构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石家庄的新大地公司和辛集的雪龙公司是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生产设备制造企业,目前已有80余家企业100多条生产线使用了新大地公司的设备。
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特别是雄安新区的设立,给我省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带来历史机遇。目前,我省环京津地区的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共有36家,其中保定6家,唐山20家,沧州4家,廊坊2家,承德1家,张家口3家。省墙改节能办将进一步引导预制构件生产企业面向我省区域中心城市、节点城市、京津和雄安地区合理布局,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制定标准规范降低建安成本
2015年我省颁布了《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设计规程DB13(J)/T179-2015》等5部装配式混凝土标准规范,去年编制实施了《河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定额(试行)》、《河北省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工程量清单(试行)》,今年进一步编制完成了《桁架混凝土叠合板》、《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内墙板》等7部装配式混凝土标准,正在编制《钢结构建筑型材标准》等5部钢结构标准,以及1部木结构标准。其中,《钢结构建筑型材标准》由建筑设计和钢铁企业(河钢集团)组成的技术攻关小组合作编制,目的是促进钢铁业和建筑业之间的深度融合,推动钢铁企业直接生产符合建筑模数的型钢,建立钢构件生产的“直通车”,减少二次加工量,降低钢结构建筑建安成本60元-70元。同时,编制《钢结构建筑围护结构技术规程》,梳理相对成熟的钢结构围护技术加以推广。
京津冀协同发展防止新的产能过剩
省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管理办公室主任、省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中心主任郁达飞认为,推动装配式建筑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发展,加强沟通协商十分必要。他建议,京津冀三地应该打破区域壁垒,制定统一的质量标准、技术标准、验收标准和评价标准。河北在土地和装备制造方面拥有比较优势,北京和天津在技术、资金方面实力雄厚,希望三地通过共建园区、基地等形式实现企业优势互补。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三地的产业结构难免有所重合,三地要各有侧重,谋求差异化发展。各地可根据建设用地规划,大致确定工程建设量并及时布公,以便统筹基地布点,防止形成新的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
郁达飞建议,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由北京市建委、天津市建委和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签订框架协议,形成合力,共同推进装配式建筑在京津冀地区的蓬勃发展。
发展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
今年1月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7〕3号),提出“把钢结构建筑作为建造方式的主攻方向,大力发展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力争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30%以上”,鼓励“张家口、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沧州和环京津24个县(市、区)率先发展,其他市、县加快发展”。今年5月,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了《河北省装配式建筑“十三五”发展规划》,进一步细化了《实施意见》的目标、任务,提出“到2020年,全省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达到20%以上,其中钢结构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不低于10%”、“到2020年,培育2个国家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2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市(县)、3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80个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项目”,《规划》同时明确了各市的发展定位和产业引导方向,鼓励“环京津县(市、区)结合本地既有特色产业基础,规划形成面向京津市场的装配式建筑综合服务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