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房产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河北省“万企转型”实施方案(2018——2020年)

2019-03-12 17:20:51 作者: 来源: 规划处
分享:

  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实现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展“万企转型”行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万企转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产业转型升级高度重视,强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实做强做优”。特别是对河北转方式、调结构寄予厚望,每次视察河北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我们“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加快发展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转变”,这些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企业承载着创业创新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是催生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主力军,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近年来,我省工业企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力推动了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规模不断壮大,2017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万多家,实现工业增加值1.3万多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36.2%,总量连续13年居全国第6位。结构逐步优化,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2016年增加值首次超过钢铁工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2017年可比价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27%,比钢铁工业高2.2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392.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18.4%,较2013年提高6.6个百分点。竞争力稳步提升,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和“国字号”品牌。钢材、平板玻璃、青霉素、维生素C、皮卡、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SUV)等产品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动车组、架桥机、消防和焊接机器人等多项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领先。

  虽然我省工业企业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总体发展质量不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营业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中,钢铁、石化、建材和煤炭企业占46.7%;生产基础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多,整机、终端、高端产品少,低端供给过剩与高端供给不足并存。二是质量效益不够高。代工贴牌生产多、自主品牌少;技术产品模仿和“跟跑”的多、独创和“领跑”的少;传统型企业多、高新技术和新业态新模式企业少,大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三是创新能力不够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为0.8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16个百分点;拥有研发机构的比例为8.1%,低于全国8.3个百分点。四是能耗排放依然较高。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1.7吨标准煤/万元;钢铁、水泥、电力等重点行业烟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占全省工业的74.4%、53.1%和66.5%。对于这些问题,必须下大力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当前,我省正处于历史性窗口期和战略性机遇期,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三件大事”交汇,为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和省“两会”明确提出“三六八九”基本思路和“稳、进、好、准、度”五个关键词,对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安排部署。实施“万企转型”,是提高企业发展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优化产业结构、增加社会就业、促进资源节约、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载体,是加快河北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顺应发展大势,抢抓战略机遇,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加法”“减法”一起做,坚持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起抓,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全力以赴打好“万企转型”这场硬仗。

  二、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九届五次、六次、七次全会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综合竞争力为核心,明确转型升级方向、路径和措施,坚决去、主动调、加快转,通过集中要素资源、加强政策引导、深化“双创双服”、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推动工业企业向创新驱动、高端高新、质量品牌、绿色发展、现代管理和新业态新模式等方面转型升级,实现由河北制造向河北创造、河北速度向河北质量、河北产品向河北品牌转变,为加快建设新时代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有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驱动,高端高新。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构建多领域互动、多要素联动的创新体系,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的对接融合,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动企业实施一批转型升级项目,打造一批高端高新产品。

  坚持全面覆盖,突出重点。对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面覆盖,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以七大主要产业企业为重点,发挥科技型领军企业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强化创新链、健全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通过示范引领、重点突破,带动工业企业综合素质整体跃升。

  坚持协同联动,精准施策。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企业主体作用,省市县三级及各部门协同联动,实行分级分包帮扶服务。加强产学研对接互动,对企业开展“把脉问诊”,“一企一策”分类指导,建立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激励和倒逼机制,指导企业“往哪转”“怎么转”。

  坚持集约集聚,链式发展。按照协同创新、集群集约、智能融合、绿色安全等新型工业化要求,改造提升现有优势产业集群,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配套环境,依托龙头企业吸引带动企业入园进区;加强产业链精准招商,形成一批整机引领、分工协作、配套完善,在全国有竞争力的产业链。

  (三)主要目标。

  2018-2020年,通过创新引领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融合发展一批、质量升级一批、淘汰退出一批,引导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实施转型升级,力争质量效益实现“一年初见成效、两年明显好转、三年大见成效”。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立研发机构的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达到5000家以上;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一批研发成果产业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企业质量效益明显提升。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3.5,工业类名牌产品数量稳定保持在1200项以上,培育一批国际国内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达到5%以上。

  企业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与2017年相比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1.2%,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与2015年相比下降23%,各排放限值达到既定目标,钢铁、水泥、焦化、平板玻璃高污染企业达到大气“超低排放”限值,建设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园区。

  企业综合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壮大一批在国际国内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单项冠军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企业超过5家,超百亿元企业达到80家,高新技术企业超过6000家。

[1]  [2]  [3]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万企转型,实施方案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