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讯(记者贾芳 通讯员郝赫)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经济发展中最活跃的市场主体和企业家精神的重要发源地。我省工信系统都出台了哪些政策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省工信厅副厅长郝莉笑接受了记者采访。
郝莉笑介绍,近年来,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围绕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民营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如我省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业企业实施产业化项目和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对已完成设备投资给予一定比例的事后奖补形式支持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类技术改造项目补助资金额度不超过认定有效投资总额的20%,制造业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补助资金额度不超过认定有效投资总额的30%,单个项目支持额度不超过1000万元。
“我省在全国率先设立了省级强基专项资金,评为省级工业强基的重点项目,按投资额的20%给予奖补,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2016年以来累计支持资金5080万元,每年发布‘工业强基工程实施方案’,聚焦40余个重点方向支持工业企业提升‘四基’发展水平,同时,我们积极争取国家工业强基专项支持,2015年以来累计争取支持资金1.82亿元。”郝莉笑说。工业基础主要包括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关键基础材料、先进基础工艺和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
郝莉笑表示,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重要作用以及做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工作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满腔热忱支持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以出台的首台套奖励政策为例,对符合条件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投保经保监会备案的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综合保险(以下简称综合险),省级财政按不高于3%的费率上限及实际投保年度保费的80%给予补贴,单个企业的年度财政扶持额度最高不超过200万元,时间按保险期限据实核算,原则上不超过3年。“我厅于2015年首次发布了《河北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公告目录(2015年版)》,截至2018年8月底,共有86个产品列入了省级首台(套)产品目录。”郝莉笑说。
对企业建设工业设计中心我省也出台了支持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制造企业加大工业设计投入,建立相对独立的工业设计中心,设立首席设计师,全面提升设计创新能力。对设立两年以上、设计产品已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经评估认定达到省级工业设计中心标准的,省政府奖励100万元;达到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标准的,再奖励100万元。同时,大力支持企业参加设计创新比赛。对获得iF国际设计金奖、红点之星、红点至尊奖的,每项奖励50万元;对获得中国优秀工业设计奖金奖的,每项奖励20万元。
对于民营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难题,省工信厅牵头制定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政策。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适度放宽授信规模、融资期限,合理确定利率水平。“‘专精特新’是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2016年和2017年组织认定了两批324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入库企业已达到869家。河北银行、中国银行专门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业务。”郝莉笑介绍。
对工业企业退城搬迁和工业用地的“二次开发”也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支持企业退城搬迁改造和转型发展,对转型企业退城搬迁腾出的土地,在符合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基础上,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合理调整用地性质;土地出让合同或土地划拨决定书明确约定由政府收回的,经评估作价支付补偿后,纳入政府土地储备,新址用地经批准可依法采取协议出让方式取得。转型企业利用现有工业用地,兴办先进制造业、生产性及高科技服务业、创业创新平台等国家支持的新产业、新业态建设项目的,经市、县政府批准,可继续按原用途使用,过渡期为5年,过渡期满后,依法按新用途办理用地手续。在符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安全要求,不改变工业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增加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
郝莉笑介绍,该厅坚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细化、实化、具体化的原则,让支持政策更具含金量,让广大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具获得感,“我们大力支持民营企业进行品牌创建,对首次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的企业分别奖励200万元、100万元,对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奖励50万元。支持我省工业企业主持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主持国际标准制修订的,资助经费30万元,主持国家标准制修订的,资助经费20万元。”
郝莉笑表示,好政策重在落实。工信部门将采取更加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引导民营经济开辟新空间,释放新活力,激发新动能,培育新的增长点。相信随着政策红利逐渐呈现出叠加效应,将汇聚成驱动全省民营企业、民营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磅礴动力,助推民营企业实现产业升级,走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