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三地未形成共赢格局
3月25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2014年《京津冀蓝皮书》。蓝皮书指出,由于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京津冀城市群存在着明显的异地城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人口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中小城市涌向北京和天津两个超大城市。 蓝皮书认为,在京津冀区域内京津两市联系较为紧密,而与其他城市联系相对松散;京津中心城市集聚效应仍大于扩散效应,城市间经济差距仍然较大;京津冀三地经济自成体系,尚未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一体化发展的共赢格局。 据统计,2005至2010年,河北省向北京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在100万人左右;向天津输送的劳动力平均每年在60万人左右,且呈逐年增加态势。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河北省来京人口为155.9万人,占北京常住外来人口的22.1%;而在天津市的常住外来人口中,来自河北省的人数为75.45万人,占天津市常住外来人口的25.2%。 蓝皮书指出,人口涌向超大城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河北省中小城镇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水平,进一步加大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同时对社会保障、资源环境、市政建设、社会治安等方面也带来了巨大压力,使大城市的运行与管理面临严峻挑战。 北京城市发展畸形,功能覆盖太宽,导致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社会治安隐患增加。适度让北京减肥,弱化其经济功能,是解决北京问题的关键。 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李彦军在接受《中国联合商报》等媒体采访时表示,随着外来人口的增加,北京中心城区的人口疏解应从城市功能疏解入手,采取措施鼓励行政机构、事业单位向新城迁移。而对于在中心城区的行政机构和医院、学校、科研等事业单位则采取适当限制发展的措施,如限制医院在中心城市改建扩建、限制学校扩大招生规模等。 “政府从城市长远发展利益出发,在重视新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生活便利程度的同时,应本着同城同价的原则对新城区居民收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交通市政设施的服务费用,并在适当的时候,对新城各种服务的费用采取更加优惠的政策,以降低郊区生活的成本。”李彦军建议,除了行政手段,政府还可以采用收费等经济措施,来控制中心城区的人口膨胀。 蓝皮书指出,要进一步疏解中心城区的人口,还需要严格抑制中心城区的开发冲动,控制中心城区的开发改造,通过控制中心城区的建设规模与容积率,保持中心城区房地产价格的适当高位,增加在中心城区的生活成本,促使企业外迁,减少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同时,促使更多居民到新城居住置业,从而达到疏解中心城区功能与人口、缓解中心城区环境与交通压力的目的。 另外,专家提醒在以往新城的建设中,由于过于强调转移中心区人口这一目标而忽视了生活与工作配套,众多的人口、企业和休闲、娱乐、购物场所仍然在中心城集中,使得北京的许多新城变成了有业无市的“卧城”。产业聚集和人口集中能力不强,产业支撑作用不明显。卫星城、边缘集团、望京新城、回龙观等“卧城”功能疏解效果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仅仅把它们作为市区人口疏散的工具,忽视疏散后的市民的生活需求,忽视产业的转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占斌提醒,各个城市和区域必须警惕在争取转移产业上的“同质化竞争”。要考虑到产业之间的衔接、配套和错位发展问题,各自区域可能有各自区域的特定战略任务,区域之间的产业也要有一个适当的特色发展。 蓝皮书称,未来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方向是促进城市间的交融与融合。在城市的空间结构方面,应促进由“单核”(北京为中心)结构向“多核”(京津冀三地大小城市协调发展)结构转化,由“圈层”结构向“网格”结构转化;淡化城际边界,促进同城化、一体化发展。 |
关键词:人口,城市,中心,发展,京津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