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碧桂园发布2021年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权益销售金额为3030.9亿元,同比增长14%;权益合同销售面积345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
而最新公告显示,今年7月,碧桂园单月实现权益合同销售金额约542.8亿元,已连续7个月实现累计同比增长,显现出十足的韧性。
权益销售回款率90%
碧桂园在标准化、精细化管理机制下,其资金回款速度也维持行业较高水平。2021年上半年,碧桂园权益销售回款率达90%,在保障充足现金流同时,进一步提高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据悉,碧桂园回款率指标已经连续6年达到90%或以上。
目前,碧桂园现金储备充足,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可动用现金余额约人民币1862.4亿元。
此外,公司多项核心盈利指标持续向好,展现了头部房企的经营实力。2021年前6个月,碧桂园实现营业收入2349.3亿元,同比增长27%;实现净利润224.2亿元,同比增长2.3%;股东应占核心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4.2%;毛利为462.8亿元,同比增长3.1%。碧桂园常务副总裁程光煜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已销售未结转的毛利率比较稳定,大约在20%-25%区间。有信心在后面一段时间逐步改善销售端和收入端的毛利水平。”
净借贷比率降5.9个百分点
十四五时期,“房住不炒、因城施策”是房地产行业政策主基调。业内人士分析称,房企融资“三条红线”以及涉房贷款“两条上限”等政策,本质上是对行业的供给侧改革,整体有利于头部资债指标优秀的房企。
截至2021年6月30日,碧桂园总借贷为3242亿元,其中一年以内有息负债占比下降至27%;净借贷比率49.7%,与去年年底相比下降了5.9个百分点。据悉,碧桂园一直在主动优化借贷结构。以优先票据为例,期内提前赎回的优先票据合计面值为12亿美元,利率为4.75%至7.125%,新发行优先票据的利率区间为2.7%至3.3%。得益于此,碧桂园融资成本在不断下调。截至6月30日加权平均借贷成本为5.39%,较2020年底下降了17个基点。
另外,碧桂园土储资源丰富,布局兼具广度和深度,支撑公司业绩持续平稳增长。2021上半年,碧桂园新购土地权益地价为884.3亿元。在首批22城集中供地中,碧桂园共获取土地14幅,共计权益代价171亿元,在多个城市底价摘牌,总体溢价率仅为7%。
碧桂园集团总裁莫斌在业绩沟通会上也谈到了碧桂园的拿地原则:一是经营理念不动摇,在确保合法合规、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公司追求年化自有资金的回报和利润总额的最大化;二是投资标准不动摇,投资标准包括年化回报、利润率以及一些商办资产在利润占比中的要求,公司都提出了一系列的管控措施;三是投资转化率和货值转化率不动摇,投资牵头,销售牵引,然后供货、回款和支出形成一个闭环管理。
科技赋能,多元发展
除地产业务,碧桂园的机器人和现代农业业务发展也备受关注。莫斌在发布会表示,机器人和农业的产品和效果的匹配越来越好,相信在未来的投入中,也是以产品研发为核心,在投入过程中,去匹配好自己主营业务的发展,希望它能够尽快给公司带来更大的盈利空间。
目前,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在研覆盖施工大部分流程的建筑机器人及智能产品46款,其中18款投入商业化应用,28款进入工程测试;千玺餐饮机器人在研产品 80项、13项产品已进入量产,已申请专利超过1,000项、已获授权500余项。
莫斌强调,明年建筑机器人和千玺机器人餐厅都会实现盈利,农业和碧优选也在正常的发展之中,创投业务已经给公司带来了盈利。资料显示,碧桂园创投成立2年以来投资超过50家企业,其中8家已成功IPO,另有8家已经完成下一轮募资。
在资本市场上,碧桂园获得了穆迪和惠誉的投资级评级,标普也将公司评级展望由“稳定”调升至“正面”。其中穆迪在报告中提到,碧桂园的Baa3发行人评级反映了该公司强大的品牌实力、多元的地域布局、强劲的流动性和穿越周期的具有弹性且稳健的运营记录。公司在中国各主要地区拥有丰富的土地储备,足以支撑未来三至四年的业绩增长。
在努力追求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碧桂园始终积极依法纳税,2020年全年纳税总额653亿元。据中指研究院统计,2020年百强房企纳税额均值为72.2亿元。据此计算,碧桂园的全年纳税总额是百强均值的9倍。
此外,碧桂园坚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帮扶低收入群体,促进共同富裕。自1997年以来,碧桂园集团及其创始人杨国强已为社会累计捐赠超90亿元,涉及精准扶贫、职业教育、抗击疫情、救援救灾等方面,主动参与全国16省57县的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工作,助力超49万人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