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填写您所居住的小区名称,2.若本小区进行改造,您最希望改造哪些内容……”扫描二维码,即可写下对未来美好家园的希冀。日前,随着唐山市中心区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居民意愿调查活动的开展,本年度全市老旧小区改造正式启动。
“今年唐山市计划改造215个老旧小区,总建筑面积788万平方米,涉及居民13万户。”唐山市住建局负责同志表示,今年是全省老旧小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的攻坚之年,也是唐山老旧小区综合改造的全面提升之年。唐山市将以居民“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诉求为重点内容,科学制定改造方案,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服务功能、小区特色、基层治理大提升,积极构建老旧小区改造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据了解,震后新唐山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集中建设了一大批居民小区。这些小区中多数房屋建筑存在设计标准低、功能不全、管网老化、道路破损等问题,日益影响到百姓生活质量,与整个现代化的城市风貌亦不相协调。为此,唐山市从2018年起,利用三年时间,对全市2000年以前入住的521个老旧小区进行综合提升改造,共2453万平方米、涉及35万户。
千家万户百栋楼,民情民意在其中。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过程中,唐山市强化“民本意识”,引导居民全程参与:改造前,充分征求居民意愿,根据居民意愿确定改造项目及内容;改造中,选取居民代表参与施工监督;改造后,组织居民参与竣工验收,开展满意度测评。
“咱们小区电动汽车越来越多,好多人从家里扯出电线来充电,忒不安全。”去年12月,在路北区祥富里社区改造提升民意调查座谈会上,不少居民代表提出意见。
“能否在社区里装上充电桩?”得到社区民意反馈后,唐山市住建局在实地考察、认真研究的基础上,以新设计、新思路、新标准对原有改造提升方案进行完善,最终决定将原有停车场改造为可充电式的林荫停车场——改造完成后,社区将设置有48个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
“感谢政府又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得知这一信息,社区居民纷纷点赞。居民代表王素珍说,祥富里社区是震后第一批安居工程社区,家家户户宽敞明亮,头几年住着感觉挺舒适。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居民们对社区公共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有了更高的要求。“前两年,节能改造让每栋楼都穿上了‘保温衣’,冬天家里的温度比以往高了四五度,这次又听我们的建议要安充电桩,真是百姓需要啥政府就做啥呀!”
北新里社区是唐山市三年改造计划中第一批进行改造的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赵桂荣找到社区居委会提出:“我们楼前地洼,下点雨就积水。能不能借着改造的机会,把这个给解决了?”随即,社区和街道将这条信息反馈到改造工程项目部。“没多久,楼门口就多了个雨水井,下雨天再也不用蹚水了。”自己反映的问题快速得到解决,赵桂荣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过程中,唐山市着重突出“综合”二字,将老旧小区存在的排水不畅、设施老化、配套不足共性问题统筹纳入,避免各自为战,重复改造;同时把改造重点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区域倾斜,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随时根据民意做好“自选动作”。
为高标准实施改造工程,唐山市还建立“七个一”管理模式,即每个项目明确一个项目负责人,一名主设计师,一名安全专员,一名造价审计员,一名质量监督员,一名监理人员,一名廉政监督员。同时,由项目部与街道办、社区居委会结合,每个社区选出不少于3名居民代表,全过程参与监督小区改造,并增设群众热线,监督工程质量。
“体温正常,请进。”4月2日,在路南区新华南楼社区疫情防控检查点,“保安”对外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我们这里的‘保安’都是社区居民,疫情防控期间,32名居民当起了志愿者,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指导员李宏伟介绍说,2018年新华南楼社区不仅完成改造,面貌焕然一新,更迈出了居民自治的一步。
“老旧小区改好不易,管好更难。”说起改造后社区的管理,李宏伟颇有感慨。据介绍,由于毗邻市内一家大医院,改造前“全开放式”的社区内每天都停满了外来车辆。“改造后,墙体翻新了,路面平整了,环境美化了,可是外来车辆管不住,居民生活备受其扰,意见很大。”
维护老旧小区改造成果,封闭式管理势在必行。为此,新华南楼社区首先试水由社区聘请的保安、社区工作者和每栋楼的楼门长共同组成管理团队,实行居民自治。随后,又有好消息传来:路南区将为老旧小区统一聘请物业公司进行规范化管理。
“适应老旧小区改造后的新情况、新变化,目前我市正在积极探索建立长效机制,搭建属地化、市场化、可持续化的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格局。”唐山市住建局房屋与物业管理处处长彭强告诉记者,为完善市老旧小区治理体系,唐山市正积极探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
“有条件的小区引入物业服务企业进行管理;无物业管理的老旧小区,依托居委会实行自治管理。”据了解,如今,在唐山市诸多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由社区党组织、居委会、业主委员会、楼门长、物业服务企业“五位一体”的社区治理体系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