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311-89867803 邮箱:790323558@qq.com
您当前位置: 房产频道 > 专题库 > 专题报道

中国工业新闻网:从追赶到超越 创新引领建材行业前行

来源: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作者:
2019-09-30 16:44:24

  壮丽70年 新中国工业印记

  从追赶到超越 创新引领建材行业前行

  建筑材料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原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建材行业在近代中国孱弱的工业基础上迅速发展。改革开放后,中国建材行业 “引进来” “走出去”,传统建材行业产量突飞猛进,新兴建材发展方兴未艾。70年来,从追赶到并跑再到部分行业的超越引领,建材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产业结构有序调整,技术创新不断突破,国际合作持续拓展。

  建国初的蹒跚起步

  中国使用非金属矿物及其加工品用做建筑材料的历史由来已久,但近代建筑材料流入中国伴随着是列强的入侵。十九世纪40年代,炮火不仅打开了清政府的大门,也让洋灰 (水泥)、平板玻璃、石棉制品为代表的建筑材料相继进入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列强置办工厂的需要,让上述建筑材料尤为紧俏。抗日战争胜利后,全国具有生产能力的日伪地区的水泥厂,大多数厂区被破坏,设备被劫走。1949年全国水泥产量为66万吨,相当于当时美国的五十五分之一;平板玻璃产量91.2万重量箱,以宿迁耀徐玻璃厂、耀华玻璃厂为代表,国人控制的企业纷纷倒闭、停产;砖瓦、石材等建材工业除了大城市郊区有砖瓦厂外,大多是以脚踩泥,手叩呸为生产方式的手工砖瓦厂。

  新中国的建材行业便是在一穷二白的 “烂摊子”上逐渐发展起来的。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万物苏醒,百废待兴,饱受战乱袭扰的建材工业也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下实现了恢复性生产。据资料显示,到1949年底,全国共有14个大中型水泥厂投入生产,大连、沈阳、秦皇岛的3个玻璃厂全部恢复生产。1952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86万吨,是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1.25倍,平板玻璃产量达到198万重量箱,是旧中国最高年产的1.54倍。

  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一五”期间,建材工业的重点是发展水泥生产,扩大建筑材料品种,采用新的技术装备,建设一批水泥厂、玻璃厂、石棉水泥管厂和砖瓦厂。在此期间,由于房屋建设和工程建设的需要,建筑材料的需求急速上升,一批新厂的建设和老厂的改建、扩建提上日程。到了1975年,建材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3.3%,其中水泥产量为685万吨,平板玻璃429.87万吨。

  随着 “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建材工业实现了一次量与质上的飞跃,建材工业在技术和人才储备和产品品类上都有着较旧中国突飞猛进地发展。 “一五”计划末期有36种建材新产品研制成功,其中包括批量投入生产的白色、高铝、膨胀水泥产品等12种,钢化、夹层、磨花玻璃产品等12种。水泥工业加速推广 “快速转窑、烧成带水冷却和长期安全运转”三大经验,平板玻璃行业和陶瓷行业改造生产方式,改进原来配方和制造工艺,使得产量显著增加。

  与此同时,为保证国防建设,发展新材料高端前沿技术,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开始兴起。1958年9月,辽宁锦州玻璃仪器厂生产出长1300毫米、直径100毫米不透明石英管。这种具有耐高温、耐腐蚀,绝缘、热稳定好的特种工业技术玻璃,广泛应用于电炉、电暖气中。在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下,7大类、300多种产品陆续研制成功,其中包括、无碱和中碱玻璃纤维、高硅氧玻璃纤维和镀锌玻璃纤维、耐烧蚀玻璃钢、高纯石英玻璃、航空防弹玻璃以及氧化硼陶瓷等。这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为“两弹一机”等国防高端设备的研发成功,提供了基础材料支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建材工业企事业部门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迅速回复元气,几种主要建材产品生产增长迅速,建筑工业生产范围不断扩大,从只为基础建设提供传统原材料,逐渐开始为各行各业提供建筑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设备上也能看到建筑材料的身影。

  这一时期,中国建材工业蹒跚起步,稳步增长,如秀苗入土,薪火初燃,为改革开放后的狂飙突进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改革开放的飞跃发展

  1978年,春雷乍响,树破土,火燎原,中国建材工业进入了飞跃式发展的历史时期。为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对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需求,1978年12月,国务院批转了 《关于加速发展建材工业的几项措施》报告,要求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关心和大力支持建材工业的发展。1979年,建筑材料工业部成立,建材工业进入了恢复生产期。与此同时,建材企业也在积极实施改革,探索扩大企业自主权和激发企业活力的方法,适当缩小指令性计划产品的生产指标,逐步调整建材产品生产价格,有计划地放开一些建材产品价格,使其进入市场调节。建材事业性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引入竞争机制,发展技术市场,实行技术成果有偿转让,引入先进生产技术,让科学技术迅速及时地转化为生产力。

  水泥工业率先引进国外先进设备。1979年,国家决定购买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株式会社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新型干法生产线设备,建设冀东水泥厂。这套设备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水泥生产设备。之后,宁国水泥厂又购买日本三菱重工株式会社成套设备,江苏淮海水泥厂用罗马尼亚设备建设了一条新型干法生产线。三个项目是我国改革开放初期,首批引进的成套项目,为逐步提高我国水泥技术水平奠定了基础。

  在组织进口外国成套设备的同时,我国依靠自己力量开发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技术。1986年在江西建设了日常2000吨水泥熟料预分解窑生产,这是我国自行设计、主要采用国产设备建成的第一条日产2000吨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它的建成投产并通过国家级验收,是水泥科技攻关的重大成果,在中国水泥技术发展史上树立了一个醒目的里程碑。从此开始,我国水泥生产技术快步进入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的新时代。

  在玻璃行业,洛阳玻璃厂将原压延生产线改为浮法生产线,在经历了10年的工业性试验阶段之后,到1981年通过国家级鉴定,洛阳浮法玻璃技术成功应用。两年后,37岁的曹德旺承包了福州福清市高山镇异形玻璃厂,开始了他与玻璃的不解之缘。也许是中国的市场饥渴太久,一点水便让她生机焕发。曹德旺承包后,第一年就让这家年年亏损的乡镇玻璃厂赚取66万元,实现了首次盈利。1985年,他将主业转向了汽车玻璃,结束了中国汽车玻璃市场依赖国外进口的历史。

  其实,曹德旺不是个例。1985年,国务院转发国家建材局制订的 《建材工业发展纲要》(以下简称 《纲要》)。 《纲要》以改革的思维,率先冲破条块分割和部门界限, “大家办建材”在全国掀起了各行各业投资办建材的热潮,立窑水泥遍地开花。

  相得益彰的是,在对内提高建材企业生产活力,引进国外先进设备,提高建材产品生产质量的基础上,我国建材工业开始走出去征程。1985年9月,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了以出口创汇为主,发展外向型企业的战略目标。随着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生产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中国建材工业在拓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上呈现一派新气象。资料显示,1985年,石墨、石棉、等矿物深加工产品出口大35类55个品种,创汇达2.84亿元。到1987年,相比于建国初期,中国建材行业产值、产量迅速增长,产能迅速增加,建材新材料,新品种不断出现。资料显示,1987年,我国建材工业总值达到447亿元,是1952年的43.4倍,平均年增长率为11.4%,超过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增长速度。

  建材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

  80年代以后,我国建材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水泥行业持续吸引资金和引进技术装备,合资建厂蔚然成风。特别邓小平南巡讲话之后,成为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建设水泥厂的最活跃时期。以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合资、独资的方式,建设了铜陵、烟台、三德、泗水、顺昌等一批项目,利用外资总额近20亿美元。此阶段由中央批准建设的大中型水泥项目中,90%以上是 “三资”企业,外资在沿江沿海建成了一批中外合资的大型预分解窑生产企业。截止1995年底,在外经贸部登记的中外合资水泥企业就有50多家。

  玻璃行业也出现发展高峰期,1988年建成浮法玻璃生产线6条,首条中外合租浮法线(上海耀华皮尔金顿法浮法玻璃生产线)投产,1989年,我国平板玻璃总产量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平板玻璃第一生产大国。

  1995年,针对世纪之交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与特点,为切实转变增长方式,指导行业长远、健康、持续发展,原国家建材局制定了《“由大变强、靠新出强”跨世纪发展战略》。该战略提出,临近和进入21世纪,建材工业的发展要以产量增长为主转到大力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提高工艺技术水平和装备水平、提高质量和配套能力上来,即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把跨世纪中国建材工业逐步建成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现代原材料与制品工业。

  此时,以水泥、玻璃为代表的传统建材玻璃逐渐走到了 “量”的巅峰,产能过剩现象突出,技术水平不高现象明显。以水泥为例,建国以来,国内水泥长期供不应求,直到1995年开始逆转,45年之久水泥供不应求的历史宣告终结。建材行业迫切需求在 “质”上有飞跃发展,我国建材工业进入产能结构调整期。199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经贸委关于清理整顿小水泥厂意见,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关闭淘汰落后生产工艺的力度。截止到2000年底,全国累计关闭、淘汰直径小于2.5米的小窑3108条,压缩落后生产能力6336万吨,淘汰小水泥工作显著。

  与此同时,新型技术也在不断应用。从1996年起,国家建材局组织新型干法低投资、国产化工作,试图通过技术创新、优化设计、国产设备、业主负责等措施和工作,实现不降低项目技术水准前提下的低投资。2000年海螺集团在荻港建设的两条日产2500吨熟料生产线相继投产,总投资仅3.7亿元,吨熟料投资为247元,标志着中国大力推广预分解窑新型干法水泥的时代已经来临。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建材工业在高端技术研究和个别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水泥行业通过优化设计,改造工艺,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在行业内推行开来,2004年铜陵海螺万吨生产线一次点火成功,这是国内第一条万吨线,它在中国水泥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万吨线工艺与成套设备研制”列入 “十五”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制项目计划,并于2006年通过了国家的验收。日产万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是全球水泥工业的巅峰代表,全球特大型万吨级水泥成套装备生产线共有32条,其中20条是中国水泥人制造的。目前,中国国内已经拥有13条万吨级水泥生产线。

  与此同时,为改变建材行业集中不高,水泥,玻璃行业开始进行兼并重组。2000年6月,同处秦皇岛并同为中国520家重点企业的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与北方玻璃集团公司宣布合并,由此奠定了中国耀华玻璃集团公司在中国玻璃行业规模较大的地位。2007年1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资源部、人民银行推出 《关于公布国家重点支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大型企业 (集团)名单的通知》,确定海螺集团等12家为全国性重点企业,内蒙古乌兰集团等48家为区域性重点企业,国家对60家大型水泥企业在项目投资、兼并重组、项目核准、土地审批、信贷投放等方面予以优先支持。同年,中国建材集团一次性在东南经济区对数十家大型新型干法水泥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南方水泥。

  新时代的创新引领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中国建材工业着力研发新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实行错峰生产,积极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2013年6月,中国建材联合会组织发布 《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 “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 《战略》对水泥行业明确提出了,以引领世界水泥工业的技术装备作为发展的方向目标,水泥工业技术装备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超越。

  事实上,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建材行业以水泥、平板玻璃、玻纤、石膏板产业和少数无机非金属复合材料、少数建筑卫生陶瓷和少数非金属矿材料为代表,开始进入创新提升、超越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中国水泥已形成了 “以采用新型干法烧成技术为核心,采用新型原料、燃料预均化技术和节能粉磨技术及装备,全线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实现水泥生产过程自动化和高效、优质、低耗、环保,以及开展砂石骨料、商品混凝土、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处置废弃物、生活垃圾等延伸产业链”,独具中国特色的水泥工业体系。截至2017年,中国拥有1715条新型干法生产线,54条日产5000吨~8000吨熟料生产线,7条日产10000吨,6条日产12000吨预分解窑熟料生产线,是世界上拥有万吨生产线最多的国家。2012年首条超薄玻璃基板生产线建成投产打破了国外的技能垄断,我国生产的ITO导电膜玻璃、高纯电熔氧化锆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2019年8月,中国建材集团所属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中国首条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TFT-LCD)玻璃基板生产线在蚌埠一次性引板成功。上述玻璃基板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代表着现代玻璃工业规模化制造领域的最高水平。

关键词:创新,建材责任编辑:王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