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云”而上 借“数”转型
贵阳市
贵阳,中国西南云贵高原上一座美丽的生态之城,随着“互联网”大潮涌动,人们眼中最“土”的农业跟最“洋”的互联网之间,正在发生神奇的化学反应。贵阳农业展现出“中国数谷”的巨大魅力,大数据开启创新发展之门。面对新常态,迎接新挑战,贵阳这个发展相对滞后、长期处于跟跑状态的山地城市,如何完成跨越发展、同步小康的关键一跃,成为一个绕不开的问题。贵阳清醒地认识到,唯有选择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方能实现发展方式质的飞跃。
一、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一)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
面对资源缺乏,传统产业基础薄弱的现状,贵阳把大数据、大健康、文化旅游、现代山地农业、新型建材等五大新兴产业作为贵阳市弯道取直、跨越发展的路径,将发展大数据作为守住“两条底线”、破解发展瓶颈、实现后发赶超的战略选择。2013年9月,贵阳与北京中关村“牵手”。以此为契机,全力加快中关村贵阳科技园建设,在完善产业顶层设计、夯实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创新环境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2015年2月12日,经工信部批准,贵阳、贵安新区共同创建国家级大数据产业发展集聚区,标志着“中国数谷”正式落户贵阳。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中国数谷”贵阳创造出5个“中国首个”:即首个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首个块上集聚的大数据公共平台、首个政府数据开放式城市和中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
插上大数据这对发展的“翅膀”后,贵阳整体发展实力不断跃升:与“十一五”末期相比,全市生产总值从1121.82亿元增加到2890.71亿元,年均增长15.1%,经济增速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经济排名不断提升,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从24%提高到27.5%。
(二)用互联网、大数据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由于物流不畅等原因,贵阳盛产的吊瓜、刺梨等特色农产品一直没有实现产业化。2015年开始探索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逐步形成共享“互联网+农产品”红利的良性循环。大数据不仅推动贵阳农村电商遍地开花,还带动全域旅游、健康医药、智慧交通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引领旅游、商贸、物流、交通等行业加快向平台型、智慧型、共享型升级。例如2016年落户贵阳的数联铭品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拥有大数据分析平台、企业全息画像系统等产品的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与贵阳银行合作,推出“数谷e贷”系列产品,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线上纯信用、无担保、低利率贷款等服务。上线以来,放款5亿余元,为中小微企业解决了资金难、融资贵问题。
(三)用大数据打造“智慧城市”,改善民生
贵阳还依托大数据产业打造“智慧城市”,用“聚通用”的思维抓大数据,把各方面智慧力量聚合起来,把各方面资源要素整合起来,促进数据聚集、融通、应用,推动大数据融入民生、服务民生。在“筑民生”综合平台上,汇集了水电燃气生活缴费、公积金查询等185项业务,市民通过“一个网”“一个号”,足不出户便可获得更加安全便捷的民生服务。在贵阳人口健康信息云平台上,3亿条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大健康数据,为164家基层医院提供医疗信息咨询服务,实现乡镇卫生院、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远程医疗全覆盖,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大医院、大专家的诊疗服务。
同时,贵阳还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打造宜居城市。
二、启示
贵阳模式是大数据+产业融合新趋势,对于传统产业匮乏或基础薄弱的地区实现后来居上、弯道取直具有借鉴意义。
(一)充分利用大数据政策红利
随着国家层面对发展大数据的重视,大数据已正式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各地政府包括河北省也相应出台不少发展大数据项目相关扶植政策,应把握好大数据政策红利,抓紧机遇发展大数据创新项目。
(二)借鉴西方欧美国家先进经验
贵阳在发展大数据产业的时候,就对国际先进做法和技术进行了充分了解,做到充分理解大数据的含义及用途。欧美等西方国家作为全球大数据领域的先行者,在发展大数据创新项目,运用大数据手段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已先行实践并取得显着成效。以之为标杆,分析其典型做法,并与国内大数据发展状况相结合,摸索出一条适合我们自己的大数据发展之路。
(三)政企合作,优势互补,合作共赢
政府拥有大量的政务及城市信息数据与巨大的应用需求,而企业则掌握着与居民生活消费相关的数据与大数据采集、处理、分析的关键技术。政企合作共建大数据项目,可以形成优势互补,将双方的资源盘活,各取所需,实现政府与企业的互利共赢。
贵阳模式促进了全国大数据的发展,人工智能、区块链、脑科学、量子计算、传感器物联网等产业其实都可以是有相同的“套路”的,但关键的问题还在于一把手重视、战略的布置,战术的执行,摒弃口号、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