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被指难过道德观 房不留给孩子说不过去
险企执行很难,还在研究层面 “这次政府从酝酿到最后出台政策,速度挺快,但目前还没有更多细化的东西出台,公司还在研究层面。”一位险企相关人员告诉记者,从目前公布的指导意见来看,对保险公司的准入门槛做了一定要求,对销售过程中也提示了对老人这一特殊人群的保护,但是真正执行起来难度很大,一旦发生问题,对公司的退出和惩罚机制也没有相应的规定。比如曾经存在的销售误导问题,就是销售人员为赚取个人利益而误导老年人,最后导致大量的“存款变保单”现象。据了解,目前只有幸福人寿、合众人寿等数家公司在试点,其他保险公司对这一新政策的态度并不积极。 除了观念问题,更为集中的焦点则是在20年内可以凭手里的房子拿多少钱。 根据2014年广州市人保局数据发布,广州职工月均养老金调整至3019元。因此,在保证现有的生活水平下,至少在20年内必须维持在3000元左右的购买力。根据记者计算,以每年通胀率为5%来计算的话,20年后1万元才相当于现在的购买力,也就是说老人的一套房产,在广州抵押出去后,保险公司应该至少每月承担1万元的养老金。 焦点 房子究竟如何估值才合理 而执行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老人的房子究竟如何估值。估高了,保险公司或将承受亏损的风险;估低了,会让老人感到吃亏,政策难以延续。“最大的风险是我们无法预测房价的走势。”一位险企的负责人表示,未来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当初为何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为试点,除了考虑一线城市的老人比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之外,还有就是一线城市的房价相对刚性,预期看涨的可能性更大。”因此,在保监会下发的指导意见中,将产品的设计分成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不参与享有房价增值的收益;一类是可以参与。 此外,保险公司还将存在房屋继承纠纷、房屋70年产权问题、老年长寿等风险。按照规定,以房养老最通俗的解读是,老人对房产有居住权,而保险公司对养老金的支付将一直持续到老人去世。另外,保险产品设计本来就是一个大数法则下需要精确的计算,再加上房价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诸多的法律道德风险,设计的面更为广泛,要短期内推出相对成熟的产品,难度相当大。 |
关键词:以房养老,道德观,房子,孩子,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