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房养老”争论为何折射养老焦虑?
日前有媒体报道,保监会已起草“以房养老”相关指导意见的征求意见稿,并拟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四个城市率先展开试点。这再次引发大家对“以房养老”这个话题的探讨与关注。也让很多民众对中国未来养老问题感到担忧和迷茫。 以房养老,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反向抵押保险和反向抵押贷款。最近,说得比较多的是反向抵押保险,也被称之为“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保险公司,定期可以取得一定数额的现金,以提高老人的生活质量。当老人去世后,保险公司将收回住房,自行处置。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突破2亿,并以每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这标志着我国已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而老年人口正在急剧增加,需要国家和地方大力发展养老事业,建立多种形态的养老服务机构。专家们表示,“以房养老”的模式可为老年人养老提供更多资金保障,享受更好的养老服务。 事实上,以房养老在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已成为一种有效的养老方式。相比而言,近年,我国的北京、上海等地也有以房养老的试点,却乏人问津。2007年,北京石景山区试点首家通过房屋租赁方式提供养老服务的新型服务模式,但推出没多久因问者廖廖而中止。另外,上海的实践也推行了多年,也只有400来个案例。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以房养老”在中国难以推广开来呢? 首先,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的说法,老人习惯把财产在生后留给自己的子女,作为一种血脉亲情,爱的传承。特别是在房价高得离谱的今天,老人们更愿意把房产留给子孙,而不愿意通过保险公司倒按揭的方式“以房养老”。而美国民众只要把子女养到18岁成人后,便放任其到社会上去拼博。所以中和西方国家存在民族之间的观念差别。 再者,根据《房地产管理法》,土地使用权的续期必须重新批准,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否则土地使用权及其附着的建筑物,都将被政府无偿收回。也就是说中国民众即使付出一生辛劳,买下的房产实质上只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且这个70年的使用期限早已从开发商从地方政府那里拍下土地之日开始算起。 单单这一点就严重阻碍了以房养老制度的正常推行。而且,由于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即便70年产权自动续期兑现,民众还要担忧该制度啥时候否还会推行?我认为,若不改革相关政策规定,不给民众一个明确的说法,届时只会带来一系列的纠纷。 此外,中国房产的质量问题令人堪忧。住建部官员曾经承认,目前中国商品房质量只有30年,住房质量安全问题实在堪忧。也就是说,即使有70年的使用权,房屋住上30年后就会出现一系列重大隐患,你就得“挪窝”。而国外房产人家花钱是土地加房产一起买下的永久产权,而且房产的质量可挺过70年甚至一百年。 |
关键词:养老,房产,中国,保险,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