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权威的中国经济季度预测
CQMM预测比IMF效果更好,研究中国经济还是要由中国的经济学家做主 问:你们这个模型的预测效果怎么评判?龚敏:与IMF的预测作比较。综合过去的预测结果看,仅就GDP增长率预测而言,过去的预测结果表明:第一,CQMM模型具备自我纠正能力。随着模型框架的改进,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测越来越贴近现实水平;第二,与具备国际公信力的IMF预测相比,CQMM模型的预测结果并没有表现的更差,反而随着模型框架的完善,越来越表现出领先的竞争力。比如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CQMM的秋季预测结果都要优于IMF的预测结果。这无疑是对模型本身预测能力的最好肯定。 从2012年起,全球第二大学术出版公司斯普林格公司(Springer)与我们达成协议,每年两次出版《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的英文版——China’s Macroeconomic Outlook,这是国内第一份向全球公开发行的英文版中国宏观经济预测与分析报告。而且这是斯普林格公司亚太区负责人主动与我们联系,他们认为西方学者会对这个报告感兴趣,而事实上,这本报告确实也成为斯普林格中国分部现在所出版的图书中最受欢迎的一本。在亚太地区引进的最受欢迎的出版物。这对我们的研究成果也是一种激励。 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李文溥:应该说是在研究中国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学家越来越得到世界的认可。和国际上的经济学研究相比,双方的技术差不多,都是用这种季度模型的,我们的运算方法跟国际上的也是一样的。但是他们误差比我们的大是正常的,我们是中国的经济学家,比他们更了解中国的经济。 IMF有不少是中国人,不一样的是,即使在美的华人研究中国经济,也不行,他们缺乏实际的感受。我们这里每天对中国经济的感受不仅来自于统计数据、互联网,还有很多更微妙的、跟实际部门的、跟企业单位的联系,这可以提供很多判断。研究中国经济还是要由中国的经济学家做主。 学术交流和合作文章在中心很多,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问:每次报告出炉都要经过哪些程序? 龚敏:我们每次开发布会前的工作都是非常紧张的,报告出炉大致有这么几个过程:首先,开会启动预测。讨论一下最近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预判一下经济形势,提出可能的宏观经济问题,要关注哪些方面。一般来说这样的研讨会议,在整个预测过程中至少要开3-4次,不断地根据新的经济情况及数据处理、模型试算的结果进行讨论,全体都参加,至于小范围的会议,就更多了。其次,对过去的数据进行整理。数据大致分为三块,一块是通过数据库直接更新的数据,一块是需要更新和人工处理的,还有一块便是每年根据想要做的热点问题去微调的,可能引入新的变量。每年国家有关政府部门的新数据会公布的比较晚,我们往往会提前一个月开始启动,把模型试运行一下。等到数据公布之后,就马上代入新的数据进行试算。再次,模型估计和调试。这个环节是最耗时间的。每年等到国家统计局等机构的数据出来后,留给模型运算的时间大约只有两周了,我们每次在如此紧的时间里进行预测,是因为必须要等最新的数据公布,充分利用最新的数据。这里不仅有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半年、年度数据(他们一般在7月中旬,或者下一年的1月中旬方能公布半年或上一年的初步数据,而我们的预测必须在8月、2月中旬发布),而且还要利用国外研究机构,如IMF等的最新预测数据等等。这两周里,模型估计小组的成员基本上每天都要紧张地工作十来个小时,这个环节是预测与政策模拟最重要的环节。最后,撰写报告。模型结果出来后,我们会再开一次讨论会,判断模型预测的结果是否是可以接受,跟现实是不是符合、哪些指标是合理的。这个过程有非常多难以预料的结果,可能要从头去找,然后要和世界银行等主要机构对世界经济的预测去对照,还要做未来国家经济走向的判断,比如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动向,这些都要纳入到模型中去。最后报告总字数在25000字左右,反复七八稿的修改,要提前一周定稿,留出打印、发给专家评价的时间,实际每次写报告的时间是不到两周,这两周里,报告主要撰稿者每天也要工作十个小时以上,十分辛苦。 问:在这个过程中有没有过争执,意见不统一时怎么办? 李文溥:我们还是比较民主的。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学术专长不一样,比如卢盛荣、王燕武、李静比较擅长模型和数据处理,龚敏和我更侧重在宏观经济及政策分析方面,其他一些同志也各有专长。在报告出炉之前,我们会反复争论,模型计算的结果是很重要的但不是唯一判断,每个人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集中讨论,调整模型,重新计算,得出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分析形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的政策含义,可以提出的政策建议等等。 问: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正是这样的文化会“润物细无声”地把大家凝聚在一起,为了共同的目标去打拼去奋斗,那么,你们中心的文化是什么? 李文溥:(笑)中心在这一点上,恰恰是不太好的。我们中心除了干活就是干活,这可能是我这个头能力有限,当得不太好,另一方面,中心也比较“穷”,有一点钱也都是只能用于研究的“官钱”。所以还真没有什么“福利”。但是,我们的学术交流氛围是非常好的,也是很频繁的。中心从建立至今,坚持每两周举行一次学术交流活动。我们可以请外面的学者来做学术报告,也可以是中心自己的教师做学术讲座,还可以叫博士生把他们的研究心得、成果和大家交流。另外,老师之间的合作很频繁密切。比如,我们的老师都有一个习惯,写出来文章后,大家会互相传阅着看,互相提意见,参与修改,最后就变成了合作的文章。这样的合作文章在中心很多。
|
关键词:中国经济|宏观经济|厦门大学|经济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