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楼市“痛并转型着跳水”的为何是温州?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22 10:3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温州楼市“痛并转型着” “跳水”的为何是温州?

  温州民间借贷网创始人颜贻潘对温州中小企业的转型和出路有自己的见解:“很多老板都因为炒房赔个精光,银行放贷又收得那么紧,哪还有钱重振实业?再说,温州在全国是个三线城市,即便房价下跌,商务成本相对其他同等级城市来说还是太高。”他建议,温州应该从“中小企业城”转型为“民间金融城”。

  温州的富二代、富三代们大多上过国内外的名牌大学,他们满腹IT、经济学、管理学知识,自然会对父辈手中低附加值的中小企业不感冒,而是把钱投向更能赚钱的行业。陈好认为,现在楼市遇冷,年轻一代很难再重操家业,因为时代的变化,孩子们身上已经难见父辈身上“吃苦耐劳”的温州精神,而没有这种精神,他们难以接手家业。而老一代企业家现已步入老年,再让他们出山,精力上不允许,老温州人、新温州人都难担此重任,那么中小企业应该由谁来做?

  周德文依旧对温州中小企业的明天充满信心:“温州的产业配套好、融资环境好,温州市委书记陈一新上任后,主抓实体经济发展。温州人足够顽强,历史上一直从一个个危机中不断嬗变,创造出新的辉煌。”目前,他建议温州从整合提升做起,先别忙着提转型升级。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成本投入,而资金和人才恰恰是温州企业所欠缺的,当前只能利用税收杠杆,推出龙头企业,提升品牌价值。“温州本来就不需要40万家企业,4万家就已经够了。这种市场倒逼的淘汰对温州而言也不完全是坏事。”他提醒国内其他城市不要走温州实业衰落的老路,“不要搞重复建设;不要把钱集中投资到一个领域;不要到活不下去时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

  浙江工业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虞晓芬认为,房价下跌对中小企业的影响要分成两个部分来看:对没有参与炒房或者在此次危机中提前脱身的企业来说,商务成本将明显下降,如果商务成本一直高企,很难再有人重新投资做企业;而对那些在银行里有抵押投资的企业来说,结局就是灾难性的。“即便部分中小企业因此无法生存,此轮楼市危机还是有着释放风险的作用。以前也有问题,只是一直没暴露出来,要是危机再过两年才爆发,那时的损失肯定更加严重。”

  温州企业家、学者热议——

  “跳水”的为什么是温州

  全国房价普涨,为何独有温州逆势下行?记者就此采访了温州多位企业家和学者。他们认为,温州人的独特性格是温州房价“高台跳水”的重要原因。

  “人情社会”的软肋

  温州是一个典型的“人情社会”,人情往来被当地人称为“提篮子”。无论办什么事情,都得托熟人。依托人脉关系,温州渐渐发展出联保模式,此举在现在看来后患无穷。自2011年温州民间借贷风波以来,温州担保链风险持续蔓延,部分联保人员无力同时承担自身贷款还款责任和代偿责任,便主动选择“弃房”。

  还有一些企业家因为资金链断裂会选择跑路。对于这部分企业家,浙江浩天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郑一君向记者透露了些许“内情”:“如果今后还想在温州做生意,欠国家和银行的钱他们可以暂时不管,但跑路之前一定会竭尽所能把所有亲戚朋友那里的欠款还清,这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要不,今后哪个温州人会把钱再借给他?”但还是有些人,不顾人情地离开了温州,这对温州的信用体系是一个灾难性打击。

  “过去借1000万元朋友之间报个卡号就行了,连字条都不用写,现在向亲兄弟借10万元都不一定能借到。”三角洲地产公司总经理陈好表示,温州人依靠人脉关系构成了大规模的民间借贷网,连部分企事业单位人员都参与进来,现在已经暴露出来的资金链断裂情况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水下的冰山”到底有多大,谁也不知道,“现在很多人应该都还撑着,本钱暂时是还不了了,只能顾着每年的利息。”他说。

  “短平快”是把双刃剑

  “哪里有钱赚,哪里就有温州人,他们一定能抢到先手。”作为一位老温州人,温州媒体人金辉把“短平快”这把双刃剑看作温州楼市衰微的根源。

  温州过去既无区域优势,又无资源优势,更无人才、技术优势,那时的快速发展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短平快”的个性。在一个相对其他地区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中,温州人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后来,他们抓住了商机,率先成立了炒房团,还最早涉足民间金融,第一家私人银行、第一家担保公司都是由温州人所创。然而,曾经让温州人大赚的房产和金融,现在让温州尝到了苦果。

  2010年8月初,人民银行温州市中心支行提交的一份分析报告便发出了预警: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外迁和民间资金外流,温州出现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实体经济不济,温州人又想出了一种变相救急的创富模式。部分企业家请来临时管理人员,不求赚钱,只要维系一定的生产量,他们以企业为平台到银行贷款。那时银行政策比较宽松,愿意放贷,企业家就用贷款投资房地产或者放高利贷等,赚取远高于实业的利润。一旦经济形势发生改变,这种模式就会崩溃。

  “温州人的存款从房价高企时的3000亿猛增到现在的8000亿,这说明在房价下跌之后,有钱的温州人无处投资。前段时间市域铁路公开募集15亿元,3天结束,如果不是找熟人预订,一早上所有债券就可以被抢光,温州人还是有钱的。”温州大学房地产研究所研究员陈鸿认为,缺乏合法的投资渠道,是温州人频频铤而走险的原因,而此次风波过后,温州人的投资也将更加理性,会选择更加健康稳妥的投资形式。“借钱给别人想拿到30%以上的利息就意味着100%的风险,温州人以前借钱给别人时觉得利息越高越好,现在醒悟了,第一考虑的是安全问题:别拿这钱去做不靠谱的事,平安才是福。”陈鸿说。(记者赵征南)

关键词:温州人,开发商,温州市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邢鹏飞
更多    
大窗户得配大气场装饰
复古英伦风 时尚家居别有风情
时尚混搭 缔造复式LOFT
假期安乐角落惬意打造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更多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