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西北生态污水处理厂潜流湿地开始绿化
4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在建的环城水系西线西北生态污水处理厂潜流型人工湿地工程(以下简称潜流湿地)。省会是个缺水的城市,在建的潜流湿地,采用纯生物技术,投入使用后,每日将处理污水3万吨,目前工程进展顺利。25日湿地绿化开始,工人师傅们开始在北区栽植芦苇,5月下旬将全部完工。 潜流湿地工程位于西三环以西翠屏路南北两侧,该工程是已建成的西北污水处理厂的附属配套工程,工程总占地约11.69公顷,其中人工潜流湿地面积占地约9.3公顷。该潜流湿地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的生态处理污水潜流型人工湿地。昨日上午,记者A区看到,工人师傅们正在已经建成的湿地内猫着腰栽植芦苇,为了保证芦苇成行成垄,湿地内拉起了笔直的线绳。“我们是按照一平方米12棵的密度栽植。”现场负责施工的技术人员这样介绍。 从表面上看潜流湿地就像是一个铺满了碎石子的大池子,而植物则栽植在碎石子里。而潜流湿地净化污水的奥妙则全部埋在地下。池子下面本是大深坑,坑底是原土层,坑里铺好给水和收水两套管道。铺好防渗膜。运输车辆把搅拌好的红色火山岩、白色白云石、青石,三种碎石块倒进坑里,铺在防渗膜上。池子里的碎石块和植物的根系就是净化污水的关键武器。红、白、青三色石头,尤其是多孔的火山岩,为流经的污水提供一个可以附着的“家”。水里含有各种微生物、细菌、有机物、无机物,吸附在碎在碎石块上。而植物的生存也需要消耗、吸收污水里有机物、无机物尤其是氮、磷作为生长的养分,而这些恰恰是污水需要取出的杂质。就这样,植物和填充石料共同作用,使污水得到生物净化。 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建设指挥部办公室总工程师张金轩介绍,湿地里栽植的水生植物除了芦苇,还有鸢尾、香蒲、千屈菜、菖蒲等。这些植物的根系和三色石头的介质层形成一体,共同发挥生物净化作用,尤其是芦苇在扎根过程中还可以让湿地里的填充料通透、增加透气性。4月25日是北区水生植物栽植的第一天。北区完工以后,南区也将填充石料并栽植水生植物。“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前期处理后达到二级中水指标。流入潜流型人工湿地进行二次深度生物处理后,达到一级A的景观用水标准,再经过消毒,就能达到不接触皮肤景观用水的标准,可以直接排入河道。”总工程师张金轩这样介绍。据悉,针对华北地区水短缺、水污染、水文生态恶化的现状,经过该人工潜流湿地处理的污水作为景观用水,排入环城水系下游河道,每天可以输送3万吨景观用水。既减少了污染,又保障了环城水系一年四季的补水,美化了环境,每年可节约用水约1000万吨。 据悉,4月底南区土建基本完成,5月下旬,潜流湿地整体工程完工。 |
关键词:石家庄,污水处理厂,绿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