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商:自住型商品房政策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
作为北京最初的两个以管控价格方式推出的商品房项目,上述两个项目在入市时,都曾引发过业界的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项目在土地出让时采取“招拍挂”的市场化手段,但在销售环节采用计划经济色彩较为浓厚的价格管控方式。这导致房屋性质难以界定,并容易扭曲市场信号。 北京某房地产项目营销总监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满足自住型购房者需求的目的来看,上述两个项目虽然一度受到市场热捧,但仍然是失败的。他认为,行政手段干预价格的后果,要么是房企控制成本影响房屋质量,要么是开发商不顾政策约束,低价拿地高价卖房。上述两个项目的情况分别体现了这两点。 据悉,由于首城国际项目在销售中,并未将销售价格的承诺纳入合同中,开发商上调价格,但政府部门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 有鉴于此,对北京最新推出的自住型商品房的市场前景,业界颇为担忧。尽管自住型商品房在土地出让、价格控制、销售管理等方面的规定更为细化,但其性质的界定仍然是难题。从解决自住型、改善型购房需求的主要目的看,自住型商品住房显然是商品房性质。但从其价格和户型所受到的限制看,商品房所具有的自主定价权和自主设计权又不复存在。 泰禾集团总裁助理沈力男表示,自住型商品房政策会让市场变得更加混乱,带有很浓的计划经济色彩。他认为,按照当前的房价上涨态势,即使5年后再入市交易,且将交易收益的60%交由政府,购房者仍然能够在这笔交易中获取足够的利润。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从面积要求上看,自住型商品住房套型建筑面积以90平方米以下为主,最大套型建筑面积不得超过140平方米,预计明年5万套的自住型商品住房供应将占全部新增供应的50%以上。按照这种要求,此项措施就变成了“90/50”政策,与此前的“90/70”政策异曲同工。 伟业我爱我家集团副总裁胡景晖认为,“自住型商品房”定位为“两限房”与“商品房”之间,容易演变成部分人投机楼市的契机。他还认为,自住型商品房看似解决夹心层的问题,但仍然会导致新夹心层出现,此举无法解决房价上涨问题。 作为北京首创的土地出让方式,“限房价、竞地价”的手段始于2010年,且将作为未来自住型商品房土地的出让方式。有消息称,该方式有可能向全国推广,但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该措施不宜推广。 |
关键词:商品,商品房,市场,自住,自住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