棚改何妨多探新路
对于城市棚户区的改造,长期以来推行的都是“全盘推倒,大拆大建”。而在四川新一轮棚改中,棚户区、城中村、分散的危旧房、老旧住宅小区各类危旧房都有,而且有的街道房屋还具备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单一“大拆大建”并不合适。 以前大家认为,新的就是好的,所以改造就要全盘推倒重来。2007年的时候,我接待波兰的一个考察团,有人问我,“何先生,成都是一个千年古城,为什么我看到的,却是一座近几十年建的新城?”其实,将我们的城市,与欧洲很多城市进行对比,看看人家保留完好的历史文化建筑,不同城市的不同风貌。不难发现,除了大拆大建,还有很多路径可供探索。 比如有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楼,结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就可以不拆,加以维修,或者在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譬如增加卫生间这样的小改造,或者也可以适当地增加容积率。 我们也要鼓励居民自主改造,这种模式以前很少搞,大家更关心引进开发商大片大片地改造。但一些只有几十户居民聚居的,只有一两栋楼的小社区,自主改造可能会更适合。居民成立一个自主改造委员会,自主决定改不改、什么时候改、如何改。也可以适当扩大规模,增加容积率。如果找开发商来开发楼盘,利润就来自于改造后增加的容积率。现在不让开发商进入,等于把开发商得到的那部分利润也交给居民。目前四川正在探索这种方式,各地都在努力,在确定项目,在想办法鼓励支持居民自主去改造。 而对于有些老城改造,我们只拆不建。在保留具有历史文化特质建筑的同时,拆除一些没有价值的老建筑,异地安置一部分居民。多出来的地,可以用来修建一些公共设施、绿地草坪。在四川,一平方公里住1万居民是比较适宜的,但是很多老城区都达不到这个标准。以达州市老城为例,房子太密人口密度太大。后来进行改造,就要求拆除老楼时,要拿一部分地来建设公共绿地。 棚改要因地制宜,我们提倡改造方式创新,并多样结合,打破以前单一的“大拆大建、推倒重来”。 |
关键词:改造,居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