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住宅库存创18个月新高

来源: 北京晚报 作者: 胡喆 2014-07-04 08:56:1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京商品住宅库存量自6月初突破7.5万套后,现在已经达8万套,再创2013年以来的历史高点。截至记者发稿时,北京市住建委数据显示:北京商品住宅库存量为80237套。这是2013年1月1日住房库存从80038套跌入7万套区间后,时隔18个月后再次回归到8万套以上。

  大举入市与成交趋冷

  高企的库存,是开发商大举推盘开盘增加供应和购房人购买力、购房积极性迅速趋冷的双重作用下形成的。

  链家机构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共有116个期房项目入市,供应37257套住宅,同比上涨78.5%。与往年相比,无论从项目数量还是从住宅套数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而从整体签约情况来看,中原地产的数据则显示,今年上半年的签约金额约为735亿元,签约面积275万平方米,成交额同比2013年的上半年1190亿元下调38%。

  “开发商不是看不到房子现在卖不动,但房地产的开发有一定周期。何时拿地、何时入市、何时回笼资金都关乎整个企业的运转。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项目到了推盘周期,即便市场观望浓重也只能选择入市销售。”一位北京房企的高层告诉记者,“今年以来市场供应的持续放量,很大程度是受到前期土地成交密集的影响。受到去年楼市销售大好、房价攀高速度提升的影响,很多房企选择了高成本、高密度拿地。现在这批土地经过9个月以上的开发周期,陆续进入销售阶段,这是开发商推盘的源动力。”

  但对于购房人、特别是刚需购房人来说,高企的库存反而成了观望的理由。“‘买涨不买跌’是一种普遍的情绪,近几个月来,开发商拉客抢客越演越烈、各种促销优惠源源不断,这都给我们一个信号,就是房子现在不好卖了,再等等没准会有更合适的价位。”购房人常先生告诉记者。

  如何判断购房时机已到

  尽管库存压力巨大,但整个市场的降价并不明显,这也成为今年上半年楼市的一个悖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新增商品住宅去化率仅为27.4%,比去年上半年下降了26个百分点。另一个更为惊人的数据是,链家机构研究发现,5月以来入市项目的整体签约率仅为6.2%。

  截至6月25日,6月北京纯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6196元/平方米,比上月同期上涨4.1%,比去年同期上涨11.8%。虽然这一平均数据受近期改善型住宅的入市增加的影响较大,但仍显示出在当下,尽管各项目的签约量如此低迷,尽管各种各样的“优惠”频频出现,但大规模的以价换量、实质性的普遍降价并未出现。

  尽管大规模降价还未出现,但业内人士认为,楼市抄底良机已经渐行渐近。据悉,在7月份预计开盘的刚需项目中,有17个项目已给出定价,其中9个项目以平价或低于市场预期价格入市,占比超五成。

  同时,在自住房项目进一步分流刚需客群作用下,预计未来几个月或将会有更多的刚需项目进入价格调整,楼市整体呈现“量涨价跌”的局面。

  对于购房人来说,库存增加意味着有了更多房源可供选择;另一方面,不断升高的库存积压了开发商的大量资金,激发了开发商降价促销的动力,购房者也因此能够得到实际的价格优惠。

  “虽然目前很少出现某个项目动辄成千上万的降价,但部分区域已经出现价格的回调。购房人可以特别关注那些去年有高价地块出让区域的房源,如果区域内部分房源的售价已经接近同区域曾出让的土地价格,那么基本可以判断这类房源的价格已跌至谷底。另外,刚需房源的降价空间有限,如果有些老项目后期推新的价格跟上期接近或持平,抑或出现了较多优惠,也可视为购房时机已到。”

  亚豪机构市场总监郭毅分析,在整体市场处于下行通道时,开发商只有两种选择,一是横盘惜售、静待市场复苏;二是调整价格预期,用低价杠杆撬动销量,因此近期平价入市的项目正在不断增加,“开发商降低价格预期看似损失利润,但实际上在淡市时期积极消化库存、盘活资金才是王道,不仅确保了现金流的安全,还可以伺机抄底土地市场,为赢在下一个周期奠定基础。”(本报记者 胡喆)

关键词:住宅套数,开发商,群作用,月新高,库存增加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责任编辑:邢鹏飞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