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检测新标准符合提高环保指标要求
家具是居室环境污染的最重要源头之一,消费者在面对新居环境污染时常常面临举证难的困境。更重要的是,家具污染检测须采用破坏性手段,这导致家具检测后无法继续使用。不过,《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修订)已起草完成。根据新标准,未来家具可整体放入环境气候舱内进行检测,检测时家具不会被破坏。也就是说,新标准实施后,给家具检测时无须再对其“开膛破肚”,若检测合格,消费者仍可以继续使用。 家具检测新标准符合提高环保指标要求 新标准提高环保指标要求 据了解,现行的《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GB18584-2001)于2002年7月1日实施。按照该标准的规定,市场上销售的木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应小于或等于1.5mg/L,如果检验结果表明甲醛释放量超标,消费者可以向有关部门投诉,要求商家为其调换合格的家具,或予以退货。而修订后的标准显示,木家具中的甲醛释放量应小于或等于0.1mg/m3。 对于可溶性的重金属含量(限色漆),现行标准中分别进行了如下规定:可溶性铅90mg/kg、可溶性镉75mg/kg、可溶性铬60mg/kg、可溶性汞60mg/kg。新标准对这4种元素在木家具表面涂层中的含量标准没有做出改变,只是将其称为“可迁移元素”。 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在于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散发量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苯0.11mg/m3、甲苯0.20mg/m3、二甲苯0.20mg /m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0.60mg/m3。据了解,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家具表面的漆膜涂层及类似涂层。 尽管现行标准对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量没有规定,但目前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在对室内空气质量进行检测时依据的标准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该《标准》对上述苯、甲苯、二甲苯以及总挥发性有机物散发量的规定与新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限量国家标准》一致。 检测方法发生根本变化 从上述检测标准的改变不难发现,甲醛释放量由小于或等于1.5mg/L变为小于或等于0.1mg/m3,新增加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散发量也采用了mg/m3的计量单位,为何会有这样的变化?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在于检测方法的根本改变。 消费者在选购家具时,通常会根据居室特点购买成套家具,例如卧室家具通常包括卧室柜、床、床头柜、低柜以及梳妆台等。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现行的《木家具中有害物质释放限量标准》规定,给木家具检测时使用的是干燥器检测法,即从每种家具边缘不超过50mm处取下一块面积为0.075平方米(150mm×50mm)的板材样品放置于干燥器内,将干燥器的温度设置为20℃。这些样品将在干燥器中放置24小时,之后再测试其释放出的蒸馏水中的甲醛浓度,以确定家具的甲醛含量是否合格。 不过,由于成品家具及成套家具的实际面积与检测样品面积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制作一套五门卧室柜需要近10平方米的板材,而检测时仅选取0.075平方米的板材,二者相差上百倍,因此用这种检测方法得出的结果并不准确。 新标准出台后,检测家具将使用气候舱检测法,即将家具放在恒温恒湿的房间中进行检测,这可准确地体现出送检家具有害物质释放量的整体情况,只要有一项指标不达标,都能体现在检测结果中。 气候舱检测法需要将送检家具放置在温度为23℃、湿度为45%的环境中进行预处理120个小时,之后必须在一小时内将其放入气候舱进行检测。检测时,应最大程度地开启家具的所有活动部件(包括门、抽屉等)。 由于气候舱检测法不用再对家具进行“开膛破肚”式的分解,因此检测后不会影响使用。更重要的是,这种检测法更接近于家具的日常使用状态,气候舱实际上模拟了家具放置居室的日常环境,因此检测出的结果更加准确。 增加的成本由谁埋单 “我也觉得新检测方法更合理,标准更高,结果更准确,可问题是检测费如何收取?会不会比原来的方法高出很多?即使检测费不增加,那么将家具送到检测机构的运费是不是要由我们承担?如果是分几次购买的家具,每件都要送检,那岂不更麻烦。”消费者刘女士虽然对新检测方法表示认可,但对收费等问题表示担忧。 事实上,新检测方法除了会增加运输成本外,反复拆装家具也会造成其使用价值大打折扣。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新购买的板式家具都会有味儿,但安装好放置一段时间后,味道就会挥发很多。如果放置了一段时间后家具仍然有味儿,才会考虑送去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然而并非所有家具都能整体运走,一些大型家具如衣柜、床等就需要重新拆开再运走。而根据气候舱检测法的要求,送检家具要重新组装后再进行检测,检测后须再次拆卸运回家中并组装使用。如此反复的拆装,势必会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 因此有消费者表示,尽管用新方法检测家具无需再“开膛破肚”,但这一过程对家具造成的损伤仍难以估计,且赔偿责任难以厘清,希望有关部门尽快细化相关责任问题,让消费者能真正从中获益。 |
关键词:家具,检测,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