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所有人都买得起房不符合中国国情
针对有记者问,大城市的高房价会不会成为阻碍城镇化的因素,如何确保农民工在城里能够买得起房,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没有直接回答,他特别强调,住房保障要实现进城落户的农民乃至常住人口的全覆盖。对高房价会不会阻碍城镇化,怎么看?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表示,高房价肯定会成为一部分想进城的人进城的一个障碍,问题的另一面是,我们有没有必要把事实上不管怎么降价也买不起房、进不了城的这些人一定要弄到城里来,这是另外一回事。也就是说,我们要改变一种看法,是不是一定要把房价降到让所有人都足以在城里买得起房的地步?这不是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做法,因为土地是稀缺品,城市土地尤其稀缺,不能够把它当种小菜处理。 新型城镇化规划当中专门有一章,叫健全城镇住房制度。要让房价别成为城镇化的障碍,保障进城农民都有房住,最关键的是什么? 石磊指出,关键这里面是多种供给方式,一是从市场化的角度说,你能够买的起房,这用不着我们考虑太多,他买得起自然而然就来了;如果他买不起,那么他可能也就不应该非得到这个城市来。第二,一部分人事实上已经在城市生活了很久,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对他们所提供的生产与服务都是非常需要的,这部分人长期在城市却没能够获得起码的住房,应该通过公共型的住房也就是基本性的住房来解决。第三,事实上不是简单的让所有的人都买得起房,而更多的可能是流动性的租房。所谓流动性租房,就是在一定期限之内,你没有购买力,但是你现在可以租,租到一定程度以后等你有购买力了,国家提供基本可租可售的房,再让给另外一部分人租。石磊认为,通过这三种方式,可以解决住房对城市化的限制。 关于户籍制度改革大家都非常关心,对于很多在北京打工多年而没有落户的人,北京推出的落户积分制似乎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但是《规划》提出要严格控制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人口规模,公安部副部长黄明说,不能说“就没有落户的希望了”,对这个问题我们该怎么认识? 石磊说,公安部副部长黄明的话讲的实事求是,事实上主要是考虑到几个重要因素。一个是从客观情况看,目前国内有一些特大型城市人口已经过度密集,针对这个城市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不能涵盖这么高度密集的人口。第二,从这个城市的空间可承载的水平来说,这么多人进来以后,如果出现原有的核心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下降,而新进来的人又没有如愿以偿获得城市化所带来的好处,这可能对双方来说都是问题。第三,从中国的城市规模来说,各地其实情况是不一样的,如果一刀切,这也是不切实际的,因此在实际操作当中必须严格考虑到各地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该大则大,该小则小,该中则中。 石磊指出,疏散城市功能是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有进有出是城市功能良性互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机制。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上大中型城市都是有进无出,这种情况将会加重城市的城市病。 |
关键词:城市,人口,城镇,住房,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