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住型商品房能否成为城市“夹心层”的希望?
每74户申请家庭中才会产生一个幸运儿 12月16日,在结束自住房网上申请后,北京市建委公布了初步数据,共计14.8万户登记。徐欣(化名)就是其中一员。11月中旬,她从网上获知“自住房”信息,然后在12月初通过恒大“御景湾”登记网页完成了网上申请。如今,开始等待恒大工作人员的电话通知,告诉自己何时能进行现场确认。 10月23日,北京市住建委联合四部门发布“自住房”政策,根据政策两类家庭可优先购买,一是北京市户籍的无房家庭(含夫妻双方及未成年子女),其中单身人士购买的要年满25周岁;二是目前已在轮候经适房、限价房的家庭。此外,持有有效暂住证,连续5年(含)以上在本市缴纳社保或个税的非京籍家庭也在符合购房资格。 “‘自住房’政策真正指向的是城市‘夹心层’”,某房地产业内人士认为,符合购买经适房和两限房的家庭,收入毕竟有限,“自住房”更多照顾的是游离在保障与市场之外的城市“夹心层”。 5年前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毕业的徐欣,进入了某国企工作,如今有了北京户口、收入不太高、单身也无房,“我就是那个典型的‘夹心层’”。 徐欣所在的部门有30多人,近三分之一的80后都在申请自住房,“最关心的肯定是价格,每平方米2.2万元,买一套90平方米的‘自住房’也要近200万元,首付起码要五六十万元,月供也会占据工资的绝大部分”,徐欣算了笔账,“不过相对旁边富力又一城3万多元一平方米的房价确实是优惠了”。 但并不是谁都能购到比同地段价格低30%的房子,在14.8万户登记家庭中,经济适用房、两限房轮候家庭共8023户;另本市户籍家庭12.4万户,非本市户籍家庭1.58万户。而首批自住房只有2000套,相当于每74户家庭中才会产生一个幸运儿。 按照购买流程,当完成网上申请和现场审核之后,将是遥遥无期、撞大运似的“摇号”和等待。 “政府为我们这类市民提供了政策性住房,我就得亲身试试,看看到底有没有买房的希望。”徐欣坦言并不报摇中的希望,“再说明年还有5万套‘自住房’,到时候还可以继续申请。” 今明两年共计7万套“自住房”,对于北京庞大的人口基数只是杯水车薪。“按条件我肯定够资格申请‘自住房’,但就怕申请后就石沉大海了。到最后‘自住房’没买上,而房价也越来越高更买不起,落个竹篮打水一场空。”徐欣的一名同事道出担忧。 |
关键词:商品,自住,住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