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人才成香饽饽 小而精更受欢迎
柏可林摄 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众多金融行业企业都在高价寻找具有国际执业资格的高端金融人才,其中部分企业经过了数月依然没有合适的人选。 金融硕士哪家强?在许多人眼中,汇集了华尔街众多金融精英的美国院校总是排行第一的。然而,在英国《金融时报》最新公布的“无工作经验要求”和“有工作经验要求”金融硕士项目排行榜上,欧洲院校显然要胜于美国院校。这些欧洲商学院在培养金融人才中的优势分别在哪里? 另一方面,尽管目前世界经济局势依旧复杂,各国的金融风险暗流涌动,但这并不阻碍金融人才依旧是招聘市场最为关注的焦点。那么,对于商学院而言,在培养金融人才过程中会遇到哪些挑战?未来哪些金融人才更符合市场需求? 小而精更受欢迎 日前,英国《金融时报》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无职业经验金融硕士”排名。巴黎HEC商学院连续第五年位列该排行榜榜首,再次巩固了在金融硕士项目上积累多年的优势。排名第2位到第10位的学校依次是西班牙ESADE商学院、法国ESCP Europe商学院、西班牙IE商学院、美国麻省理工斯隆商学院、法国ESSEC商学院、法国SKEMA商学院、法国EDHEC商学院、意大利博科尼大学、瑞士圣加仑大学。 据悉,这一排名以对商学院和对2012届毕业生的调查为基础。排名数据从薪资、职位高低和成就等方面衡量了这届学生在毕业后的3年里取得了多大的成功。是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路径、项目和学校整体的国际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从几乎所有单项指标看,巴黎高等商学院都没有排在首位,但它整体表现强劲。该学院学生毕业3年后的年薪为9.3万美元,位居第五;性价比以及毕业生国际流动性位居第三。该学院还在目标实现率方面并列第一(93%)。 “授课的是一流从业者。”该学院一名毕业生表示,“该项目为只有极少金融业工作经验的年轻专业人士量身打造,学生们毕业后马上就能投入工作。” 另一方面,在“有工作经验要求”项目排行榜上,伦敦商学院的学生在毕业3年后平均薪资最高,为13万美元左右,目标实现率也最高(87%)。该项目还在就业成功率以及国际课程经验方面拔得头筹。该学院学生在国际流动性和职业进展方面排名第二。 尽管法国和西班牙的商学院在“无工作经验要求”项目排行榜上位居前列,但英国商学院才是该榜单的真正“大户”,50所上榜商学院中有17所是英国的,领先于美国(8所)和法国(6所)。两所英国商学院——伦敦商学院和剑桥大学贾奇商学院在“有工作经验要求”项目排行榜上领跑。 而亚洲商学院的表现同样抢眼。其中,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在毕业生国际流动性方面排名第二,而且是首所同时登上“无工作经验要求”和“有工作经验要求”排行榜的学院。而中国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在“无工作经验要求”中排名16位。 有意思的是,在50个最优秀的“无工作经验要求”项目的所有毕业生中,1/3以上毕业于英国的商学院。英国的商学院还吸引了近一半的女学生以及近一半的国际学生。实际上,2014年一个英国“无工作经验要求”金融硕士项目招收的学生中,有94%来自海外。这些学生当中约有85%来自欧洲经济区以外,55%来自中国内地。 然而,英国的签证新措施却令英国商学院在国际课程经验方面表现奇差。有相当多的学生对英国的签证规定感到失望,这同时也令一些英国教育从业人员担心未来招生困难度会提升。根据排名,在国际课程经验方面,有14所英国商学院位于这项指标排名的后半部分。 “很多人认为该项目是在欧洲就业的一条途径。”一名就读于英国商学院的学员表示,“如果这是他们的目标,那么其中很多人肯定已经失望地离开了。” “互联网+”受热捧 相比欧美人才市场,亚太地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度更加旺盛,尤其在中国,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走热,2015年下半年,企业对互联网金融人才求贤若渴。 日前,最新发布的《翰德報告:2015下半年就业趋势》报告中显示,2015下半年招聘者的招聘意向依然稳定,有43%的招聘者想要增加固定员工人数。 然而,调查结果显示,与势头良好的上半年相比,下半年招聘者的招聘意向比上半年下降了16.4个百分点。在过去的半年里,想保持固定员工稳定的招聘者从19.9%增加至44.4%,增幅超过了一倍。 “现在招聘者的重心从增加员工人数转变为维持现有人数,这表明当前的招聘环境比今年上半年略显保守。”翰德上海分公司总经理毕琳(Lily Bi)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虽然招聘者的招聘活动依旧活跃,但是多数人会把焦点从扩招转移致更换员工。” 许多企业一般都在上半年进行积极的招聘活动,令下半年的招聘意向相应地减弱,并重点转移和专注于招聘必要和紧急的职位。在这种季节性的转变环境中,银行和金融服务行业的招聘意向依旧很高,63.4%的招聘者想要扩招员工。 毕琳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从金融人才需求程度细分看,传统银行的人员流动还是相对比较稳定,而由于今年以来股市表现的火热,资产管理机构对于金融人才的需求度加剧。而互联网金融的走热,更使得在线金融公司成为了今年国内招聘市场的主力军。 业内人士指出,金融业是最早融入经济全球化竞争的行业,也是支撑了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行业。今年是中国金融业变革的重要节点,在接下来的数年中,将面临整个行业的深化与融合,金融产品不断创新、金融市场层次不断丰富、投资渠道不断扩大、行业界限不断被打破以及诸如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等政策利好消息不断涌现,随之迎来的则是金融企业在优质发展环境下迫切需求大量的人才。 然而,随着金融产品的多样化、跨界化和信息化趋势日益明显,对于行业人才队伍中的高端人才和复合人才的需求也急剧增加。目前,金融行业存在着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稀缺。即便在北京、上海、深圳这样的一线城市,众多金融行业企业都在高价寻找具有国际执业资格的高端金融人才,其中部分企业经过了数月依然没有合适的人选。 “各行各业都需要有数字化和‘互联网+’技能的人才,各大雇主都在争抢最优秀的人才。”毕琳如此向记者指出。 师资是培养关键 正是看到了这一金融领域的新趋势,众多国内商学院先前便陆续推出了互联网金融相关课程。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联合高礼研究院,将于2016年正式启动中国高校首个“互联网金融方向工商管理硕士班(MBA+IF)”。该硕士班旨在将传统工商管理的经典课程与互联网金融行业前沿接轨,有针对性地培养具有综合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 南京大学在今年上半年推出中国第一个互联网+金融EMBA项目——南京大学互联网金融EMBA项目。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EMBA项目在2014年推出的全新课程体系中,便新增了“创新+、金融+、互联网+”三个“加”模块。 “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在对冲基金行业、互联网金融、银行业、证券化等方面,中国金融市场经历过很多次改革,也开放了很多领域,这些都将让金融行业产生更多发展空间与工作机会。”长江商学院金融学教授、金融系主任曹辉宁如此指出。 然而,商学院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顶级金融人才,师资是关键。事实上,这一问题是全球性的,全世界的商学院都喊着“缺师资”。 “师资短缺问题已经存在许多年了,变得很具有竞争性。”美国加州大学安德森商学院院长朱蒂·奥利安表示,“我们有大量的教员即将退休,入学新生人数却呈现爆炸式增长,再加上全球各地商学院数量大幅上升。”奥利安认为,这就使得商学院师资短缺问题更趋普遍性。 而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执行院长骆玉鼎教授也指出国内体制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在市场化金融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体制机制弊端。 “以上海为例,上海目前9所部属高校及20所市属高校均开设金融专业或拥有金融类课程和师资。但是,按照现有学术体制培养出金融类毕业生距离成熟的金融人才有较大差距。主要短板在于师资。”骆玉鼎指出,目前高校的金融师资接受的是以均衡、优化和套利为核心内容的金融学理论训练,偏重数理逻辑和模型推导,美则美矣,就是不中用。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压力之下,大学教师花在对中国市场实践进行深入调研的时间极少,更愿意在理论问题的细枝末节上下功夫,能够承担市场化教学和培训的师资在任何一所上海高校均屈指可数。 |
关键词:互联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