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古城保护确定十大工程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5-07-21 09:53:0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正定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根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商贸名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国家中小城市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国家智慧城市、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近年来,正定县委、县政府以打造文化明珠、旅游名城、经济强县为目标,积极抢抓发展机遇,努力奏响建设经济强县最强音,打好古城保护攻坚战,全面实施建设文化强县新战略,攻坚克难、奋力拼搏,全力建设幸福美丽新正定,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今年一季度,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6.09亿元,同比增长6.4%;今年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10.5亿元,同比增长18.1%;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1.42亿元,其中公共财政完成7.52亿元,分别增长13.48%和15.84%。

  秉持正确理念,强力推进古城保护

  近年来,中央和省、市对正定古城保护给予高度重视。正定县按照国家、省、市要求,全面落实《古城保护正定宣言》,坚持把古城保护作为县委、县政府一项核心工作,确定了《正定文物保护和古城保护项目三年计划》,编制完成《正定古城整体格局与风貌规划方案》等19项规划,秉持正确理念,坚持规划统领,并严格管控,确保“一张蓝图绘到底”。为不走弯路,不留遗憾,不干蠢事,县委、县政府每一步决策都慎之又慎,聘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古城保护增强智力支持。多次组织有关部门和规划设计单位到西安、大同、荆州、襄阳等名城、古城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开拓思路,进一步完善规划设计。

  两年来,在谋划60项古城保护项目的基础上,该县筛选确定了十大工程,作为古城保护的亮点来打造。

  ——南关村拆迁改造项目。恢复古城南部风貌,项目占地10公顷,计划新建6万平方米仿明清建筑。

  ——周汉河综合整治项目。对4.3公里河道进行治理,全面实现雨污分流,使河道与古护城河有机结合在一起。

  ——正定古城墙保护工程。对南部主城墙、瓮城墙、月城墙及三座城台、西侧规划路、桥进行修复建设。

  ——县城中山路两侧风貌整治及路网改造项目。对涉及中山路两侧的隆兴寺、天宁寺、王士珍故居等历史文化景观进行改造提升。

  ——阳和楼复建项目。参照梁思成1933年测绘成果,对阳和楼单体和片区整体建设。

  ——隆兴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规划建设寺前广场、改造周边道路和环境,使之具备停车、纪念品展销、旅游服务等功能。

  ——开元寺历史格局恢复项目。逐步恢复寺院完整格局,搞好寺院周边环境整治。

  ——临济寺和广惠寺周边环境整治项目。计划扩建临济寺、广惠寺,建设寺前广场及停车场等。

  ——正定博物馆、规划馆建设项目。实现博物馆、规划馆和档案馆“三馆合一”。

  ——城区历史建筑修缮项目。根据《正定古城历史建筑认定方案》,制定修缮方案,完成历史建筑修缮工作。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

  正定的灵魂在古城,古城的核心在历史文化,历史文化的载体在文物。正定历史悠久灿烂,文化积淀深厚,历史文化遗产俯拾皆是。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保5处,县保24处;古碑刻300多通,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国家一、二级文物264件,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79株以及大量保留完整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等。国保级文物在全国县级行政区中位居第二。还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6项。

  传承弘扬历史文化。在秉持正确理念,强力推进古城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大力宣传和推介以临济寺为重点的佛教文化,以赵云为代表的名人文化,以元曲为代表的戏剧文化,以正定国家乒乓球训练基地为代表的体育文化,以常山战鼓、正定高照、竹马、剪纸等为代表的非遗文化,在全国乃至国外叫响“三国子龙故里、佛教临济祖庭、京外名刹之首、世界冠军摇篮、元曲创生中心、红楼文化经典”六大文化品牌,擦亮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一城两乡”品牌。

  实施文化强县八大工程。近年来,正定立足古城特色,紧紧围绕影视剧目上大台、精品文章上大报、文艺作品得大奖、宣传推介大手笔“四大”目标,大力实施历史文物保护、历史文化挖掘整理、民俗文化传承、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公民文明素质提升、文化人才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拓展等文化强县八项工程,推出了《常山少年·赵云》、《王牌》、《阳和楼》、《贾大山和他的朋友》等一批精品力作。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积极筹建博物馆累计投入资金350余万元,实现了全县154个行政村“农家书屋”全覆盖。

  搭建文化产业发展平台。结合正定古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县在正定铁西工业区规划了总投资5.3亿元、占地281.7亩的正定县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园,项目包含艺术家园区、培训园区、手工艺坊园区、“剧”园区、影视园区、书画园区、戏曲园区、展示园区等八个特色园区,通过改造旧有厂房等设施,新建一批文化创意设施,努力打造人性化、人文化、艺术化的文化产业园区。

  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按照“逐步挖掘,重点突破,打造精品,提升形象,促进繁荣”的思路,开辟文化旅游新线路。围绕佛教文化主题,以临济寺为龙头,以隆兴寺、开元寺、天宁寺、广惠寺等佛教建筑为主体打造佛教文化旅游区。扩建荣国府影视基地、建立“中国乒乓球博物馆”、打造子龙文化产业园,进而形成红学文化、国球文化、子龙文化旅游区。通过南关村改造和南城门修复建立民俗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展示和体验区域,打造集民俗文化展示、非物质文化综合体验以及民间小吃为一体的北方民俗文化大观园。通过滹沱河生态恢复和景观节点建设,打造“郭外荷花二十里,清香散作满城风”的怡人风光。围绕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村落文化游、红色革命教育游、绿廊绿道游,积极开发农家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型业态。

  推进项目和园区建设,努力实现跨越赶超

  今年以来,正定县大力实施项目攻坚,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先机,充分利用既有的空港工业园、综合保税区、正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4+N”重点建设功能承接平台,积极承接京津高端项目转移,拓展更为深入、广泛的合作领域,创新驱动、强力攻坚,切实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发挥正定区位优势,力促京津冀协同创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石家庄市与中关村商定在正定县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产业基地,把石家庄作为联动北京、天津的创新战略支点,依托中关村集成电路研发设计优势,以中关村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正定基地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全产业链,进而在京保石发展轴上布局集成电路智能硬件、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引领京津冀协同创新,打造万亿级产业带。同时,着眼长远发展,启动了30平方公里科技新城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构建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装测试以及装备材料全产业链,打造继上海、北京、西安之后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四极。

  抓园区建设筑巢引凤,力促项目尽快落地。近年来,正定县充分利用国家和省、市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园区、产业聚集区发展的扶持政策,进行资源、人才、项目、资金、技术的科学和优化配置,将河北现代服务产业园区、纺织服装基地、生态产业园、科技工业园和木都产业园培育成为全县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全力加快建设金融、商贸、物流、住房等配套设施,坚持做到“大项目往园区落,好项目往园区引,资源配置、优惠政策向园区倾斜”。营造全民招商、大上项目的浓厚氛围。目前,70平方公里的京津冀产业合作区规划编制完成,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批。园区在政策服务、综合功能和产业发展方面的集成优势,积极吸引了国内外客商参与园区开发或进园投资。

  为推进项目建设顺利进行,正定县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项目管理模式,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统筹推进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项目资本金筹措、维稳工作等重点问题,随时协调、处置影响进展各方因素,力促项目早征地、早审批、早设计、早开工、早竣工。目前,已有城市文化乐园、西子电梯、汽车产业园等10个重大项目正式签约,投资总额达259.9亿元,河北慧聪电子商务产业园设立河北商品交易中心,与全省100多个县建立产业电商化联盟,北贾村被命名为“中国淘宝村”。目前,在谈招商项目达78个,总投资1062亿元。全年完成进出口总额1.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61万美元,引进域外资金42.1亿元。

  以转型升级为中心,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为实现绿色崛起,跨越赶超,正定县先后出台了《关于优化企业发展环境服务项目建设的规定》、《关于设立工业发展基金的意见》、《正定县支持工业企业发展奖励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全县工业企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全县工业企业已达到2000余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4家,荣获河北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完成45.1亿元,同比增长6.2%。

  实施“百项技改项目计划”。紧紧围绕传统产业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等重点,实施“百项技改项目计划”。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召开相关座谈会和协调会10次,解决项目建设中难点问题30多件。组织三次政银企技改项目对接会,签订贷款意向8亿元,缓解了技改项目资金短缺困难。目前,常山药业肝素系列产品产业化项目、天天乳业农产品升级转化深加工项目、小蜜蜂工具异地扩建项目等技改项目顺利竣工投产。

  立足产业基础,坚持“有中生新”。运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板材家具、食品饲料、机械制造等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产品附加值,培育产业发展新优势,努力形成一批以高端产品为主的产业。2014年,集中实施技改项目112项,完成技改投资126.9亿元,增长20%。谋划实施投资20亿元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家具生产基地项目,将整合全县板材家具产业资源,促进板材家具产业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生产规模、产品质量等方面升级上档。

  坚持“无中生有”,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按照高端引领、集约发展、政策聚焦的思路,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科技、环保科技、生物制药等四大高端产业。实施项目带动,支持新上战略性新兴产业示范项目和企业实施技术改造。2014年,新泰特种油、曾氏门业、LED照明等7个项目正在加紧实施,新能源电动汽车、鑫汇金机电产业园等15个项目开工并按计划完成投资。高新技术企业从5家新增到14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完成7.55亿元,增长14%。

  关注和改善民生,精心打造舒适正定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老百姓想的、盼的,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努力让正定发展得更快,把正定建设得更美、让正定人民生活得更好。

  在环境优美、宜居宜业上求突破,精心打造舒适正定。强力实施压煤、抑尘、控车、减排、增绿、禁烧等各项措施,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优良天数稳步增加。2014年削减煤炭12.81万吨,推广低硫煤23.9万吨、洁净型煤2.67万吨,取缔非法储煤场41个,关停不达标工地22个,淘汰黄标车4405辆。投资3087.67万元完成4条城市道路和6项市政设施改造。投资1.15亿元,完成55个公路建设项目,新改建公路89.27公里,投资226万元建成子龙大桥北侧滨水公园,子龙广场二期、天宁苑广场扩建和环古城墙游园等园林绿化工程进展顺利,新增绿地面积40.3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61%。去冬今春,投资8000多万元,高标准完成环省会经济林、五河绿化等工程,完成造林绿化2.9万亩,植树218.4万株,森林覆盖率提高3.44个百分点,达到23.86%。

  高度关注和改善民生,大力度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2014年完成了10个方面20件利民实事。投入9900万元实施学校建设项目40个,改造提升20个校园;为全县41万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荣获全省唯一一个“孕产妇和新生儿健康监测项目试点县”;新农合参合率达98.53%;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72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71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16%以内;城乡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7.2%。投资9100万元,重点抓好省级重点村庄15件实事的落实,改造农村“连茅圈”23528个、旱厕7676个。今年正定县正在强力推进正定古城片区美丽乡村建设,重点完成“24111”任务目标。即:精心培树2条精品线路(滹沱河两岸农业观光区—绿道—曲阳桥乡区域、团贾线精品路线);完成44个省级重点村的改造提升任务;完成铁西区域10万亩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为实施土地流转实施规模经营奠定基础;重点培育10大现代农业庄园;深入挖掘10个重点村庄历史文化遗存,搞好文化传承。

 

关键词:正定

责任编辑:张铮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