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平米蜗居房折射上海创业之难
人民财经获悉,上海某开发商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建筑面积仅有20平米的蜗居型住宅,该住宅地处城郊结合地区,面向年轻群体发售。令外界意外的是,楼盘预计单价达到每平米37000元。超小户型、中环以外、高昂单价三重因素叠加,折射出年轻人在上海立足的艰辛。 同样是四月中旬,某开发商在浦东唐镇竞得双宅地,楼板价逼近每平米30000元。尽管各方舆论对平抑房价意愿急切,然而楼板价的攀高势必将上海房价继续推高。楼市首购族选择的空间相当有限,20平米超小户型对在上海打拼的年轻人而言都是尴尬又无可奈何的选择。 在全国掀起“万众创新”、“大众创业”高潮的2015年,20平米高价蜗居房的面世,如同一把利剑刺中上海痛处。笔者认为,在争夺人才的地方竞争中,高房价已经成为上海有形的壁垒,阻断人才的流入。在互联网领域,上海和北京、深圳、杭州的差距不断扩大,几家老牌互联网企业逐渐没落甚至走上私有化道路,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城市对于人才的渴求迫在眉睫。 一个城市对年轻人的态度决定了这个城市的出路。当前,许多在张江高科技园区工作的年轻人依然选择合租甚至群租,高层次人才的境遇也不乐观:一个在张江知名企业工作的博士家庭,年收入超过40万元,然而奋斗多年依然没有购房。 对上述这些人而言,20平米的蜗居房也许是一个选择。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无论开放商把蜗居房建的如何温馨实用,20平米的房子终究住的是不舒服的。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无论一个城市要建设什么样的“中心”,首先要打造的就是“人才中心”。单价37000元的蜗居房能够集聚人才、留住人才吗? 横向比较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的创业环境,作为政策高地的北京巨头林立,风险投资市场成熟、杭州阿里系人才辈出创新创业已成风尚、深圳互联网+产业链厚重成就有目共睹。 在金融领域,杭州更是喊出了“打造中国互联网金融中心”的口号,直接叫板上海。“以电子商务中心打造互联网金融中心”的杭州优势显而易见。对全国创业人才而言,是背靠阿里大树省长亲自代言的“云栖小镇”有吸引力,还是周边20平米高价蜗居房的上海“市北高新”(产业园)有吸引力?相信人人心中有答案。 2014年,上海城市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是47710元,杭州是44632元。某房产机构数据显示,今年3月上海的平均房价为每平米30517元,杭州为每平米18715元。两个城市房价的差距远远超过了收入的差距,如果站在创业者的角度看,除却居住成本之外,两个城市产业号召力、创新文化、创业人脉之间的差距更大。 以市场价值观察,上海楼价高企有自身的原因和逻辑。但是当全国兄弟城市站在“创新创业”同一条起跑线上的时候,上海不得不面临更现实的问题:什么样的中心都离不开人才中心,而人才需要舒适的生活环境和顶尖的产业环境,这个要求不过分,但今天的上海魅力大不如前。 上海是中国最成熟的国际化大都市,有着一流的市政服务和引以为傲的硬件平台。开放包容、海纳百川成就了今天的上海。我们相信,即便经历了30余年的高速发展,上海仍然有巨大的潜力等待挖掘。但上海在面向国际、面向未来之前,首先需要面向市民、面向国内,面向今天的年轻一代、草根一代。 回首过去20年,张近东从安装空调的小本买卖起步、马云的第一辆座驾是自行车、巨贾郭广昌离开复旦的时候尚是寒门学子。他们都从草根中来,却创造了中国经济的奇迹。相信彼时的南京、杭州、上海是年轻人追逐梦想的天堂。如果他们年轻20岁,选择在今天的上海创业,需要一个栖身之所,当他们看到37000元每平米的蜗居房时会做何感想? |
关键词:上海房价,楼板价,创业环境,平抑房价,上海创业,中心,人才中心,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