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门腾退工业大院 盘活农村土地八成用于还绿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2015-02-04 09:46:0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原标题:西红门腾退工业大院 盘活农村土地八成用于还绿

近日,大兴西红门镇,新建产业园初具雏形。为推进城乡接合部改造及产业升级,西红门镇从2012年开始,计划用5年时间腾退27个工业大院,疏解流动人口10万人。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

【地理】

西红门镇

在北京南城四环五环之间,紧邻团河路的西红门镇曾是村级工业大院聚集地,其土地大多是村集体工业用地。2012年开始,西红门镇启动工业大院拆除腾退,同时进行产业升级改造。

依照政府对农民做出的承诺,产业升级改造后集体土地所有权保证不改变,与此同时,由村集体出资,组建一个集体联营公司,依据各村现在入股土地的价值所占比重,形成全镇统筹分配、农民收益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西红门镇在大兴区最北段,距离中心城区最近,是“典型的城乡接合部”。

因为上世纪80年代发展村集体经济,曾有27个工业大院陆续在西红门的27个村落地生根。随着时代变迁,这些旧工业大院,逐渐走入了产业低端、流动人口聚集,以及安全事故频出的窘境。

为推进城乡接合部改造及产业升级,西红门镇从2012年开始,用5年时间推动工业大院拆除,腾退960万平方米土地,以产业疏解带动人口疏解。按计划,到2017年,新兴产业园区将彻底取代27个工业大院,以及这里的10万流动人口。

工业大院养“地虫”农民效益差

南五环西红门南桥东北角,紧邻绿化带的是一条仅容两车通行的小路,大小货车交错驶过时,总会扬起一阵尘土。

小路北侧的三层小楼上,布满了与汽修、包装有关的门店。成排的小楼成为它们背后大院的天然“围墙”。

1月8日中午,这个院子里停着数十辆运货车辆,当地人已经听到了拆迁的风声,但生意仍在继续。

据当地人介绍,工业大院就是一个小社会,里面有厂房、宿舍、超市乃至幼儿园,很多都没有相关资质和专业执照。

时间向前推至2011年或更早,占地约702亩的寿保庄工业大院里,曾有成片的工业厂房,高峰期院内企业有280多家,过半为服装企业。

西红门镇副镇长王彪说,但发展至今,这种村级工业大院内逐渐出现了流动人口多、低端产业多、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还有收益问题,最初引进工业大院时,土地以极低价格租出,“恨不得3000、5000元一亩”,王彪回忆,农民租出的土地被中介层层转包,又添了不少违建,大部分收益都落入中介手中,农民赚钱少,养出了许多“房虫”“地虫”。

这便意味着,以村为主体的村集体用地模式,急需创新。

寿保庄工业大院首当其冲,成为第一批试点,自2011年启动拆除腾退,从前寿保庄工业院中的破旧砖瓦厂房,和彩钢石棉瓦违建等,早已消失不见。

现在这块地在西红门镇的城乡接合部改造规划图中,被列为“3号”地首批拆除腾退区域。如今3号地上金融谷、文化创意产业园已拔地而起。

升级的第一步是拆旧,王彪说,西红门镇27个村内,有27个工业大院,总面积约960万平方米,计划在2017年拆除腾退完毕。

他透露,今年将进行除了2号地剩余的50万平方米的拆除,还有西红门桥东北角的1号地和B地块,面积约200万平方米。

集体土地如何转为工业用地?

随着拆除腾退的逐步推进,如何保证村民的收入?西红门尝试村集体土地流转经营的新模式。

依照政府对农民做出的承诺,产业升级改造后集体土地所有权保证不改变,与此同时,由村集体出资,组建一个集体联营公司,依据各村现在入股土地的价值所占比重,形成全镇统筹分配、农民收益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王彪介绍,拆除腾退后的工业大院土地所有权仍然归村集体,使用权则登记在盛世宏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负责联营土地。

盛世宏祥公司目前由政府主导,负责经营各村入股的土地,政府会为公司的规划、产业引进、基础设施和服务等方面提供支持,待公司发展成熟后,则交由盛世宏祥公司自主经营和管理。

产业园的投资者在建设期间支付的土地租金也交给盛世宏祥公司,项目建成后,该公司还会以“土地换资产”的模式,持有一定的产权和物业。

同样由盛世宏祥公司负责的,还有对村民收益的分配。王彪说,这是以各村土地作价入股比重为依据,在保证村民既得利益的基础上,稳步递增,而产业园建成后,还会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

总之,按照这一模式,村集体仍然拥有土地所有权,联营公司会拥有土地的使用权,投资公司则获得土地上的房屋产权和所有权,“相关权益和责任,会通过合同、协议等进行明文规定。”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模式将可实现各方利益的平衡,确保农民不失地,投资者的利益也得到了保障。

产业升级 疏解10万流动人口

根据西红门镇的规划,2017年27个村中的27个工业大院全部拆除腾退完毕后,960万平方米的土地将按“二八开”比例分配,20%规划调整为集体建设用地,80%用于还绿。

王彪说,制定这一比例前,镇里专门算过一笔账,“以前1.5万亩的整体收益,每年在1.6亿左右”,200万平方米(约3000亩)的建设用地基本可以平衡和保障村民收益不降低。

他们会在这20%的建设用地上,引进不同的产业园区,目前3号地块上,已有两个新建产业园初具雏形。

一个是已初具规模的鸿坤金融谷,这里将引入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打造为中小企业总部,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还有一个星光影视产业园北区,打造影视影音产业链,发展动漫产业等。

此外,产业园也与60家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亿润金融、安心易、腾势公司等8家企业已入驻园区。

这些新兴产业园区将彻底取代27个工业大院中5000多家各类企业,以及在企业中服务的约10万名流动人口。

据王彪透露,今年还将开工20万平方米,会在明年10月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将占到腾退计划80%的绿化工程也在进行,现在已经有1.2万棵树在清空的土地上扎根。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关键词:大院,农村土地,西红门镇,工业用地,土地流转,工业厂房,农民,3号

责任编辑:小马哥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