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房产频道>>最新消息

城市划分新标准:未来或现十个超大城市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 2014-11-21 09:16:20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什么样的城市才是大城市?你住在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最新出台的标准帮你释疑解惑,而新标准可能给一些城市带来新的机会。

  为何出台新标准?

  国务院20日发布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当前,我国城镇化正处于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为更好地实施人口和城市分类管理,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现将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调整为:

  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为小城市;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为中等城市;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大城市;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为特大城市;1000万以上的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此前,城市规模的划分标准是市区(不包括市辖县)的非农业人口总数,在统计工作中主要分为几组:100万人口以上为特大城市;50万~100万为大城市;20万~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以下为小城市。

  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牛凤瑞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过去的划分标准是按照市区非农业人口来划分的,现在非农业人口的概念已经不再用了。其次,更为重要的是,过去几十年中国采用的是跟世界接轨的标准,但中国的国情跟发达国家不一样,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很多普通地级市甚至县级市都达到了50万以上人口,这在国外就是大城市,但在中国显然不是,因此调整城市标准也是为了符合城镇化的需求。

  新标准有啥用?

  那么重新划定标准会有哪些影响呢?《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出台的与城市规模分类相关的政策、标准和规范等要按照新标准进行相应修订。

  牛凤瑞告诉本报,我国现有的很多政策都是根据城市规模来制定,比如一直在限制特大城市的建设用地供应,那么何谓特大城市,按照过去100万人口以上就是特大城市,但现在这些城市还处在发展过程中,远没有到需要限制发展的程度。再比如我国新型城镇化提倡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放开中小城市落户,按过去的标准,只有50万人口以下的才符合放开落户的标准,但现在范围就大了很多。

  此外,像轨道交通建设与否也跟城市规模息息相关。比如目前修建地铁所使用的标准仍是200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即申报发展地铁的城市,城区人口应在300万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在100亿元以上,GDP达到1000亿元以上,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货币的贬值,GDP和财政收入这2项指标有太多的城市已经达标,但城区人口始终才是最重要的考量指标,因为没有一定规模的人口聚集,就没有相应的交通流量,修建地铁也就没有必要。正因为如此,除了因为顾及修建地铁影响地下泉水的济南之外,目前主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城市,基本已获批修建地铁。也就是说,新标准中的Ⅰ型大城市基本都满足修地铁的标准。

  贵州省政府参事、贵州省社科院城市经济研究所所长胡晓登认为,东部一些普通地级市尽管经济总量比较大,但这些地方中心城区很小,很多产业和人口都是在下属的县市和乡镇,修造地铁相对缺乏必要性。像中西部一些省会如贵阳、兰州等城市的GDP总量尽管不大,但作为省会城市,也是交通枢纽,城区人口比较多,发展空间也比较大,修造地铁就很有必要。

  不过,在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看来,在调整城市标准的同时,政府应该努力做的是如何将包括教育、医疗等在内的公共资源均等化,让更多中小城市也能吸引城镇化的人口,而不是仅仅简单地限制大城市的进入门槛。

  例如,在广东,除了广州和深圳严格控制外,其他城市都放宽了落户条件。在福建,除了福州和厦门两个中心城市,其他城市也都放宽了落户条件。

  丁长发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往往由行政等级决定,大城市集中了最好的教育、交通、医疗、文化等资源,相应的产业也比较发达,对周围形成明显的“虹吸效应”。因此,尽管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出要严格限制大城市人口规模,发展中小城市,但人口向大城市聚集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如果不做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更多公共资源、产业向中小城市倾斜,而只是限制大城市的用地、人口规模,那么未来人们仍然会往大城市走。”丁长发说,在限制用地规模的情况下,大城市的房价仍会进一步上涨,生活成本会更加高昂。

  未来超大城市达10个以上

  目前坊间比较城市之间的经济指标时,往往是以建制市所管辖的范围来进行,因此很多城市的GDP实际上包括了辖内下属的县市以及远城区。但一个城市的大小以及辐射力,主要还是跟中心市区的人口、经济规模有关。

  例如,若按建制市所管辖的范围来算,重庆总人口接近三千万,俨然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但实际上,重庆总面积达8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其中心城区人口在一千万左右,不及北上广深等地。

  同样的,河北的老省会保定总人口达1100多万,但市区人口也就在百万左右,只是一个普通的三线城市。

  按照新的标准,《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统计发现,目前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超大城市至少已有六个,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和天津、重庆2个直辖市。而介于500万到1000万之间的特大城市则更多,包括武汉、成都、南京、杭州、沈阳、西安、郑州、哈尔滨、青岛、苏州共10个。至于300万到500万的I型大城市则多达数十个,包括长春、大连、济南、无锡、宁波、福州、厦门、长沙、昆明等众多二线城市。

  也就是说,市场上常说的一二三四线城市的划分中,城区人口在300万以上的城市中,除了四大一线城市,其他城市都是二线城市。一二线城市一般都拥有大型的飞机场和火车站,拥有较好的公共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作用,在二线城市以下,则基本就是普通地级市,对周围的辐射和发展较为有限。

  牛凤瑞预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城市对周围的带动和辐射作用会进一步显现,未来超过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将在10个以上,包括武汉、成都等均可能进入到超大城市的行列。此外像郑州、长沙、南京等人口大省的省会未来发展空间也很大。

  丁长发说,像沿海长三角和珠三角,市场发育比较充分,城市阶梯体系也比较完善,配置比较合理。而中西部市场主要资源集中在省会大城市,这些省份在计划经济时代国企也集中于此,因此没有形成比较合理的城市群体系。林小昭制图/张逸俊

关键词:划分|新标准|超大|以上

责任编辑:张铮

相关新闻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