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热议住宅产业化:缺乏顶层设计和产业链脱节
自2006年建设部出台《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试行办法》以来,中国住宅产业化通过项目引领和示范,正在积极地向前推进。 然而,虽然当前住宅产业化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进展缓慢、成本难控制等一些问题。9月16日,第十三届中国国际住宅产业暨建筑工业化产品与设备博览会(简称住博会)在北京召开,其中,在中国住宅产业化发展专家交流会上,与会专家指出,中国住宅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方向,但是,住宅产业化政策方面不仅面临着顶层设计相对缺失、标准滞后的问题,建筑业产业链上设计、施工、生产活动的脱节,是产业化发展最大的瓶颈。 产业化是必然方向 近几年,随着人工和建材成本的逐渐提高,人们对建筑质量和品质要求的提升,中国住宅产业化迎来大力发展的历史机遇。 今年5月,在沈阳召开的住宅产业现代化现场交流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在讲话中指出:“当前,全面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正逢其时”。 据悉,住宅产业化主要是指住宅全寿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概念,提高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并降低能耗。不仅仅包括建筑工业化,还包括设计标准化、模数化,装修产业化、新技术和新材料、新能源的应用等。目前,已有超过20多个省市出台了加快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指导意见。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童悦仲表示,各个省市自治区都意识到,发展到目前这个水平,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社会的进步,住宅产业化是一个必然的方向。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心建筑技术处处长叶明介绍,住宅产业化在近半年力度非常大。从国家层面上讲,7月出台的《关于建筑业的发展与改革的若干意见》当中,提出如何推动建筑现代化。9月刚刚召开的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了保证工程质量行动方案当中,一是尽快制定建筑现代化发展纲要;第二、除西部的六省外,有条件的地方逐步的形成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能力和条件;第三、对政府投资建设的保障性住房,要求必须用产业化的方式;第四要在新建住宅当中,按照2%的比例递增,用于产业化建设。 缺乏顶层设计和产业链脱节 自1999年颁布实施《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的若干意见》(国办发1999[72]号文)以来,住宅产业化已经行进了15年。虽已取得不少成绩,但目前我国的住宅建设中,工业化住宅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仍处在起步阶段。住宅产业化为何“进展”缓慢? 海尔家居设计总监潘锋表示,作为生产单位,最大的困难还是没有国家标准支撑。国家的大势在推产业化,但是尺度把握上很难有一个标准,就会造成很大生产浪费,没有办法往下推动。 |
关键词:产业化,住宅,设计,产业链,脱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