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节约土地有新招 严控办公用地比例

来源: 河北日报 作者: 2014-09-15 14:17:25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土地有限,必须倍加珍惜。节约土地,实现永续利用。节约集约用地是缓解土地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抉择。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及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8月28日,国土资源部再推新举,《关于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指导意见》即将实施。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落实严控增量、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高效率的总要求,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土地利用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成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在河北,节约集约用地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省现有耕地9842.03万亩,人均耕地面积1.4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需要精打细算,用好每一寸土地。通过严格用地规模管控、优化开发利用布局、健全用地控制标准等举措,我省正向着实现建设用地总量得到严格控制、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土地存量挖潜和综合整治取得明显进展、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制度更加完善机制更加健全四大目标努力迈进。

  滦平:

  用好低丘缓坡地,挤出节约大空间

  依山而建的周台子村,自2006年起制定村庄改造“三年规划”,通过三年建设,到目前为止,已建成住宅楼77栋704套,全村608户、2100口人全部住进新民居。不仅所有村民都住进了新房,这个村的人均居住面积由23平方米提高到47平方米,而占地面积却由406亩缩减到198亩,节约土地208亩。如今,周台子村把新民居建设腾出来的土地用于发展村办企业,分别建成年产20000吨的钢构厂,多功能活动中心、老年公寓等产业,为周台子村发展提供了用地保障,同时也解决了新民居后续供养问题。

  周台子村的变化,仅仅是滦平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几年,滦平县把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作为国土资源改革创新主线,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点工作,持之以恒,扎实推进,取得积极成效。据了解,滦平县地处山区,山地多,耕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对滦平来讲,耕地资源十分宝贵。在守住土地红线的同时,如何破解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土地需求?滦平县将目光投向了低丘缓坡地。

  按照集约经营,拓展用地空间的理念,滦平县响亮地提出了“向山坡要地”、“引项目上山”的新思路。自2004年以来,这个县先后完成北山行政中心、金色阳光住宅小区、青水湾住宅小区,以及南山县职教中心、县委党校及县城第二幼儿园迁建等项目建设,共占用未利用山地589.97亩,做到耕地零占用。通过行政中心和职教中心迁建,将腾出来的原有建设用地让地于民,按规划用途改造建设,解决了办公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土地制约问题,有效改善了县城城区人居环境。

  与此同时,滦平县还是矿业大县,是国土资源部确定的“全国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试点县”。这个县积极通过对尾矿库用地和采矿用地复垦,在确保全县耕地面积不减少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滦平县严格按照《土地复垦条例》的有关规定和《滦平县土地整治规划》、《滦平县工矿废弃地复垦调整利用专项规划》,分年度开展土地复垦,实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目标。通过工矿废弃地的复垦,滦平县切实优化建设用地布局。根据全县“十二五”规划、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发展规划和各项园区建设规划,本着项目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原则,通过调整利用解决项目布局分散、用地效率低下等问题,有效保障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解决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瓶颈”制约问题。

  霸州:

  扭住规划龙头,用好每寸土地

  霸州土地可谓寸土寸金。近年来多次跻身河北省“十强”县(市)行列的霸州市,经济飞速发展,用地需求快速提升,使得土地供需矛盾异常突出。与此同时,霸州市地处平原,土地开发利用程度已经很高。这样的区域如何做好节约集约利用呢?

  多年来,霸州市政府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将节约集约用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考虑,按照构建国土资源管理新格局的要求,加强规划引导,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龙头,也是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的源头。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中,霸州市始终坚持把节约集约用地贯穿全过程,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严格控制总量不突破,确立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龙头”地位;对涉及改变土地用途、规模、重大布局等原则性修改,必须通过土地规划关。同时,霸州市启动市域城乡统筹发展规划、镇村体系规划编制和东西市区总体规划修编,用规划控制新增建设用地数量和用途,实现土地资源科学利用、合理开发。

  为改变农民建房和小作坊企业遍地开花的局面,霸州市按照“2515规划”,坚持做到“三个促进”:促进农村居民向中心村和万人小镇集中,促进城镇居民向社区集中,促进项目向开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土地集聚效应,对工业等生产性项目在园区外不规划用地。同时,做好园区内的产业布局和功能分区,集中布局和建设办公区、仓储物流区等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共享,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浪费土地资源;大力推进工业标准化厂房建设,引导企业向“空中要地”,提高了项目用地容积率,解决了中小企业用地需求。

  为把有限的用地指标用在刀刃上,霸州市对园区项目供地坚持“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将用地计划优先向产业优化、布局科学的新兴产业项目、民生项目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倾斜,以土地集约利用促进产业升级,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对投资强度和容积率达不到要求的项目,责令其加大投资或续建,整改达标前不再供应新的土地,实现从土地粗放利用向集约利用的转变。

  崇礼:

  内涵挖潜腾土地,建商贸旅游新区

  京张联合申办冬奥会,让作为比赛地之一的崇礼蜚声海内。如今的崇礼,依托“旅游立县,产业富民”战略,致力于建设“中国雪都,打造东方达沃斯”。作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和保障资源——土地,也伴随着崇礼经济的发展而炙手可热。

  然而,作为山区县的崇礼,“山多沟多,人少地少”,特别是耕地面积39.95万亩,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0%。为此,崇礼县提出,做好耕地保护工作是节约集约国土资源的前提。近年来,崇礼县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做到坚持宣传教育,提高全民耕地保护意识;坚持把好预审关口,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坚持落实保护政策,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与保护;坚持严格土地执法,切实抓好监管责任落实。通过强有力的措施,崇礼县耕地保有量一直控制在39.95万亩以上,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在34.5万亩以上。

  在保护好耕地的同时,崇礼县通过节约集约用地,服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2010年以来,崇礼县对全县破产企业等闲置土地资源进行了合理处置,通过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出让转让闲置土地,使近600多亩的闲置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面对城镇化进程加快、用地需求激增的现状,这个县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强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规划的刚性制约作用,通过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使土地利用结构得到了优化。2009年以来,采取内涵挖潜,城中村改造等措施,规划建设了占地1500多亩的旅游商贸新区,积极引导县城零散、低效的用地得到了集中、集控、集约利用,既提升了城市形象,也节约了大量建设用地。崇礼县还积极争取省、市土地整治项目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项目。2010年以来,全县实施土地整治项目9个,建设规模为9586.77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233.59公顷。同时,积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合理使用了1000亩增减挂钩用地指标,对西湾子镇、高家营镇等乡镇的空心村进行了拆迁复垦。2011年实施了西甸子新民居联建示范区项目,项目投资3.5亿元,占地260亩,使周边8个行政村,1248户居民得到安置,并对旧村实施了生态恢复建设,共新增耕地300多亩。同时,实施了紫金矿业、和平铅锌银矿等地质环境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200多万元,有效促进了耕地的复垦和矿山环境的恢复。

 [1] [2] 下一页

关键词:用地,控制,招拍,耕地,保护

责任编辑:何震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