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现“双冷” 业者焦灼张望政策动向
编者按:置身互联网时代,新闻资讯在快速传播的同时,也显得庞杂而无序。受众犹如进入了主次难分、优劣杂陈、真假莫辨,且货品还要不断游动的“超大食材自助商场”,如果没有一个像样的主厨,吃上一顿美味佳肴是很困难的。 为此,本报开辟《新闻厨房》专栏,聚焦最热新闻主题,采撷合宜的新闻材料,力求通过背景挖掘、事件解析、旁征博引为投资者带来全新的新闻体验。 【新闻主菜】 或许很少能有人能用文字精准地描述出“焦灼”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但如果此刻,你和房地产市场密切相关,无论是等待买房的观望者,还是刚刚荣升为业主,又或者是从事销售的房地产工作人员,相信你都能对这种疼痛与急躁感同身受。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份一线城市房价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的房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走低,而北京市也放缓了房价走高的脚步。 新建商品住宅受新开楼盘的位置、体量、品质等诸多因素影响较大,统计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与市场实际情况略有偏差,相对而言,二手住宅的价格走势更为客观与真实。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北上广深的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一律走低,打开链家地产网站的北京站,有7109套二手住宅的业主选择了调低报价,而在几个月前,这个数字只为几百套,而调低的也是虚高的报价。 在这样的报价趋势中,观望者不知道究竟何时应该出手,而新业主,则担心刚刚入手的不动产价值缩水。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对他们而言,是一种煎熬的焦灼。 成交价格在波动中逐渐走低,而成交量也选择低头不语。对于房地产销售人员来说,没有成交,就没有收入。某知名房地产服务机构代理的项目,长时间没有成交量,销售人员每天上班都靠聊天打发时间,还有消息称,房地产中介公司因为高昂的服务费和线上服务商撕破了脸皮。在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看来,6月份与7月份成交量持续低迷,明显影响了开发商的定价,预期后续特别是二线城市下调房价的项目将明显增加。 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从事销售的房地产工作人员对市场的冷暖感受最为明显,市场的温度直接关系着他们的收入,他们自然期待市场的火热。而现在,他们不知道市场何时才能转暖,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焦灼的等待。 成交市场的趋冷让房地产企业不能再恣意驰骋在土地市场上。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4月份至6月份连续3个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元的体量附近徘徊。7月中上旬仅万达、中海与保利有小笔拿地,拿地总额也只有90亿元,万科、融创、远洋等企业已经多月未出现在土地市场。张大伟告诉记者,从目前市场趋势看,下半年房企拿地有可能继续萎缩,企业全面进入保守状态。 无论是购房者还是从业人员,他们都还是个体,而房地产企业的发展,关乎到许多人的生计,高库存、高成本的运转,房企的压力难以体会,他们,焦灼地张望着调控政策和信贷动向。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认为,更多城市将跟随呼和浩特和济南取消限购政策,这可能减缓楼市(尤其是一些二线城市)的压力。同时,银行似乎开始对人民银行放松对首次购房者的贷款限制的指引做出回应,楼市趋稳取决于市场预期和市场需求趋稳,以及市场供应的调整。 本期主厨:李木子 ●主料: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6月份一线城市如上海市、深圳市、广州市的房价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环比走低,而北京市也放缓了房价走高的脚步。 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4月份至6月份连续3个月不足200亿元,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元的体量附近徘徊。 ●辅料: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的预测;上海天价豪宅每平方米直逼30万元。 ●主色调:橙色的焦灼 |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房价,房地产企业,房地产中介,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