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持续微调 苏皖多地楼市成交量见起色
原标题:政策持续微调 苏皖多地楼市成交量见起色
今年5月,安徽铜陵、宣城、芜湖和六安,以及江苏的无锡、常州、扬州等城市对公积金、落户和人才吸引方面进行了政策调整,一度被外界解读为救市行为。而在其背后,则无一例外的是楼市低迷和库存高企。 上述城市房地产相关政策调整一个月之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其梳理后发现,除了扬州楼市成交没有明显的上涨之外,其他城市的成交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 对此,房地产行业专家张建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政策微调在短期内可以达到刺激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影响并不大,持续效果仍然待考。 苏皖多城市楼市政策微调 在楼市低迷和库存高企的压力之下,进入5月份以来,江苏和安徽两地多个城市对楼市政策进行了微调。 4月22日,无锡市公布《无锡市政府印发关于无锡市户籍准入登记规定的通知》,从5月1日起,无锡市范围内(包括无锡市区和江阴、宜兴二市)执行统一的户籍准入登记规定,在本市购买成套商品住宅(含二手房)、户均建筑面积达60平方米以上,且在本市有稳定工作的人员,准予本人、配偶和未成年子女来锡落户。而此前无锡的落户面积是70平方米,此举拉开了江苏救市的序幕。 5月5日,安徽省铜陵市政府出台政策,将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20%,首付比例下调至20%,购买家庭首套普通住房按房价1%的比例给予契税补贴。铜陵此举也打响了安徽救市的第一枪。 两天后,常州市天宁区举行开发商会议,透露将出台救市措施的消息。具体的政策包括:停建安置房,向拆迁户补贴购房款,鼓励居民购买商品房。同时,将搜集开发商意见,酝酿具体救市政策。 此后,扬州也放松了公积金提取的相关通知,有意增强购房者购买力,救市意图明显。而宣称市对住房公积金最高贷款额度进行了调整,最高贷款额度调整为30万元,并对购房者给予一定的契税补贴。芜湖则对住房公积金政策作进一步完善,新规允许二套房申请贴息贷款、外地调入人员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购房,并调整了二手房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6月份,芜湖又发布促进高校毕业生稳定就业的实施意见,取消之前就业满3年才可获得购房补助的时间限制,这意味着,刚毕业的大学生在芜湖购房就可获得补助。并停建安置房,对购买商品房进行补贴。 对于这些城市在5月集中救市,房地产行业专家张建初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进行政策微调的城市面临相同的局面,楼市销售低迷,库存压力较大,地方土地出让大幅度放慢,这必然会促使政府出台政策,刺激楼市。” 新政一月后效果初显 时隔一个多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上述城市的楼市成交量进行了梳理。 无锡的新落户政策在5月份正式实施,根据无锡官方的统计数据,在当月就有将近7000名新居民落户,增长率达到100%。在楼市成交量方面,新浪乐居数据统计显示,2014年5月,无锡楼市商品房成交面积达424349.42平方米,同比增长10.7%;在成交套数上,5月无锡市共计卖房4000套,同比增加9.3%。 而在6月份,搜房网数据监控中心显示,无锡商品房共计成交4849套,环比增长849套;同比增加了129套,月商品房成交总面积达54.75万平,环比增加12.81万平方米,环比涨幅达30.54%。 对此,房地产行业专家李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无锡目前楼市库存超过15万套,可谓是长三角楼市库存压力最大的城市,“降低落户面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刺激购房者买房,但是毕竟60平方米左右的房源在无锡占有量并不大,所以对楼市的刺激只是暂时的,长期而言对楼市销售影响并不大。但是,未来开发商肯定会加大60平方米下户型房源的开发。” 铜陵降低首付额度,对楼市销量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江淮房地产网数据统计显示,6月份铜陵楼市住宅类商品房累计成交仅达到642套,其中市区住宅累计成交593套,环比增加170套,环比增幅40.2%。 此外,统计数据显示,6月宣城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为533套,环比上涨78.39%。扬州房管局官方数据显示,6月扬州市区及江都区商品房共成交880套,成交面积约10.14万平方米;住宅成交691套,成交面积约7.95万平方米。其中,扬州市区商品房共成交616套,较上月减少42套,环比下跌6.4%,成交面积约7.14万平方米,较上月减少1550平方米,环比下跌2.1%。 虽然芜湖6月份成交量并未出炉,但是根据芜湖6月份前半月成交量达到1894套,已经比5月份的成交量1599套高出了许多,所以6月份芜湖整体成交量必然呈现大涨的局面。 不过,在房地产行业专家张建初看来,短期内政策微调可以达到刺激的效果,但是长期来看,对楼市影响并不大,他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除了扬州销量下滑之外,其他城市的成交量都出现上涨的局面,这些政策的微调确实达到了刺激的作用。但是从目前楼市整体的情况来看,这些城市库存量较大,不解决外来人口吸引力不足的问题,楼市库存高企的局面依然无法解决。” |
关键词:成交量|平方米|商品房|每日经济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