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房产频道 >> 新闻资讯 >> 土地规划

北京新发地大红门等三大市场进入外迁调研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作者: 2013-12-24 10:11:06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观察动机:中心城小商品交易市场整治和外迁已经启动。北京青年报记者昨天从市规划委了解到,动物园批发市场将外迁,但选址尚未确定,原址将进行产业升级转型。新发地、大红门、十里河三个市场也进入了选址调研阶段。动批如外迁将给京城批发市场格局带来什么?北青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动批外迁选址方案明年上半年确定

  “北京正在系统梳理中心城内服务首都、服务全国以及服务市民的城市功能,明确功能疏解和优化的内容。”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就是对于中心城区的服务功能,要梳理分类,哪些是服务首都功能的,哪些是全国性、区域性的功能,哪些是与市民相关的。动批应该主要是服务区域性的功能,所以要向外疏解。”

  动批治理正在进行前期工作,包括外迁的选址。目前有几个选址方案还尚未最终确定,预计明年上半年能确定。

  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动批将外迁至河北的说法,这位负责人表示,目前的选址方案中,北京市郊和河北的方案都有。而搬迁后动批原址的利用问题,他透露目前市规划委也正在和西城区研究考虑,“有一个可以肯定的是,将进行产业升级转型。”

  新发地等三大市场进入外迁调研

  近期北京要重点启动中心城小商品交易市场整治工作,包括加快新发地、动批、大红门、十里河这四大商业交通堵点治理的前期工作。而对于新发地、大红门、十里河三大市场的前途走向,这位负责人表示,已经进入外迁调研阶段,不一定都采取搬迁的方式,目前有多种方式在考虑,会在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治理。“毕竟不仅仅是关系到政府和企业,还要考虑到原有商户和群众的需要。”

  上百个小商品交易市场将治理

  本市还将启动2013年《北京市流通业发展分类指导目录》修订工作,完善全市的物流配送体系,优化物流空间布局,制定产业规划目录和替代政策,加大低端业态整治和规范力度,逐步清理与首都功能定位不匹配、与居民实际需求关联度低的产业,严格限制未列入规划目录的商业物流设施建设。

  北京城区中有上百个小商品交易市场,其整治和外迁目前也在做前期工作。

  文/本报记者梁琦

  现场

  动批隔断就像密集的蜂巢

  世纪天乐服装市场的大楼外,红彤彤的圣诞广告在风中招展,一派节前的喜庆气氛。虽是周一的下午,但市场里人流涌动,掺杂饭香、噪声的空气干燥而炙热。

  动物园服装批发市场,也就是淘家口中的“动批”,是由东鼎、聚龙、众合、天皓城、金开利德、世纪天乐等分散在动物园周边的近10家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组成,每家规模庞大,好比一个小“王国”,像世纪天乐服装市场就是一栋20层的大厦。但在装修现代化的大厦里面,却是拥挤、杂乱的另一番情景。

  世纪天乐服装市场入口处厚厚的棉布帘子,阻挡住外面的寒气。市场的墙上,醒目的位置贴着防火、防盗的宣传广告,但入口处却只为顾客留出两个狭小的侧门,中间的门则上着锁。

  下午3点的市场,依然犹如集市般热闹。商户忙着招揽客人,销售应季的新货,顾客在悠闲地淘货,拎着标志性黑色塑料袋的顾客与装扮时尚的商户交织在一起,吆喝声、讨价声此起彼伏,

  每个商家在一个个隔断间里经营着鞋帽、饰品和服装,这些隔断如棋盘状分布,密集得就像一个个蜂巢,每个面积大约10余平方米,多数隔断的空间被到处堆放的货物挤占,几乎没有落脚之地,外面则是笔直且容易迷路的通道,没有生意的时候,商户更愿意坐在相对开阔的过道里聊天、玩手机。

  北京青年报记者问一位卖服装的大姐是否知道这里要搬了?这位画着浓妆、一口东北口音正在数钱的大姐不紧不慢地抬起头,“没听说搬呀。”几秒钟后,她又若无其事地继续低头数钱。就在北青报记者要离开时,东北大姐突然大喊一声:“都以为要搬了,周末人肯定更多,这下有钱赚了。”摄影/本报记者贾婷

  故事

  “如果真要搬,我就不干了”

  聚龙服装市场位于地下,一如动批其他的服装市场般拥挤、热闹。临近一个出口,摊主赵姐(化名)坐在板凳上,看着自己不到10平方米的摊位,五颜六色的衣服挂在铁丝网上。她在聚龙经商已有4年,算这里的老人儿了。

  赵姐是东北人,不到40岁,为了这个月租金2万元的摊位能多个帮手,她的丈夫也来到北京。每天早上6点半,赵姐的摊位就开张了,一直到下午4点半。也就是说,赵姐和她丈夫每天要在地下室的环境里待上10个小时。

  她是个爱美的人,挑选的服装款式也很新潮、漂亮。这些服装都是她向外地的服装厂订做的。每年,赵姐一半时间跑业务,春节刚过就要南下进夏天最新款的衣服。

  虽然常年劳累,但赵姐越来越感到生意不好做了,“前两年衣服卖得挺好,今年明显不行了,每月挣的刚够交租金。”

  赵姐的情况不是个例,很多商户感到了生存的压力。展览路街道此前进行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七成商户月收入不到1.5万元。张平(化名)在聚龙市场卖鞋,客人总是看的多,买的少。“一双靴子不到300元,连大商场的零头都不到,还都嫌贵。”张平对此很费解。

  上午不忙的时候,赵姐偶尔看新闻知道动批要搬到河北廊坊的消息。“如果是真的,我肯定不去,还不如回老家呢。”赵姐平淡地说,动物园已经形成规模,好歹能撑下去,廊坊那边消费水平低,人也少,搬过去不赚钱。

  张平也是这么想的,在动批做生意的日子让她身心俱疲。“要搬就不干了,该回家休息了。”

  背景

  从马路市场到服装商圈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动物园附近有一批路边服装摊位,后来形成马路市场,但此时的动批名不见经传。

  2005年,以天乐市场为主的动批因为物美价廉而变火,时尚的青年人见面会问“周末你去动物园了吗?”动物园就是动批,每个周末,这里人头攒动。

  2007年年初,天乐市场要拆迁的消息又带火了一把动批。“很多东西疯狂甩卖。”经常逛动批的徐小姐对此记忆犹新。

  2007年后,世纪天乐、聚龙等大型服装批发市场鼎立,构成动物园服装商圈,成就了动批作为北京三大服装集散地之一的江湖地位,租金也飞涨,以东鼎大厦为例,位置不好的摊位最低8000元,贵的1.2万元以上。

  截至今年,动批的营业面积达30万平方米,服装批发摊位约1.3万个,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年营业额200多亿元,日均客流量超过10万人。此外,相关餐饮、快递也发展迅速,世纪天乐服装市场外,一位张姓快递摊主月收入近万。

  本版文/本报记者李天际(除署名外)

 

关键词:北京,大红门,外迁调研

责任编辑:邢鹏飞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