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环狂想曲 专家设想成立“京畿新区”自贸区
现在,国内多名学者提议,北京、天津、河北应该以北京新机场的建设为契机,跨区域共建京畿新区。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机场集团总工程师刘武君设想,京畿新区可以考虑建成一个自由贸易区,成为一个“境内关外”的地方。 《北京规划建设》杂志2012年第4期刊发刘武君的论文《北京新机场与城市区域发展》,其中称,“考虑以(北京)新机场、大兴、廊坊、固安、永清为基础,在京冀交界地区的永定河两岸,规划建设一个人口在500万以上、以服务国内行政、经济、科技等活动为主要目标的‘京畿新区’,其土地利用可分为:机场组团、大兴组团、廊坊组团、固安永清组团等。”据记者掌握的材料,这是最早提出京畿新区设想的学术论文,刘武君是清华大学兼职教授、上海机场集团总工程师。 日前,刘武君教授接受了本报驻京记者的专访,介绍了他对京畿新区的总体设想,以及他对京畿新区的最新思考。 为何设想成立京畿新区? 燕赵都市报:您的“京畿新区”这一设想是如何产生的? 刘武君:我们很早以前就讨论这样的想法了,2010年我们已经明确了“京畿新区”这个词。其实最根本的原因,还是首都本身功能的过度集聚问题,之所以最近把它与新机场又联系在一起,是因为新机场的建设提供了京畿新区启动的这样一个舞台,这样一个契机。 首都城市功能的过分集聚,引发了一系列广为诟病的问题。我们眼前关注到的主要是环境问题,其实还远不止这些。功能的集聚和人口的集聚,带来了这样一个超级集聚,带来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比如我比较熟悉的交通民航领域,也是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世界上所有大都会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减缓。我们民航的年旅客量在达到8000万之后,增长就会很缓慢了,有的停下来,有的甚至减下去。北京现在到9000万了,仍然看不见它停下来的势头,这就让人很担心了。如果它真的会到两个亿的话,那就将会带来许多不可设想的问题。 北京城市有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吗?北京新机场规划1.3亿到1.4亿的年旅客量,相当于每天有40万至50万人次的旅客量。40万到50万人次的年旅客量是什么概念呢?跟上海开世博会是一样的。上海世博会每天平均有40万到50万的旅客量,上海世博会开了半年,对整个长三角都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市政府当时劝老百姓尽量不要出门。那个时候,到上海世博会的旅客中95%是坐公共交通去的,机场不可能95%的旅客乘坐公共交通。如果北京天天开两个世博会,首都机场开一个,新机场开一个,北京受得了吗?别的不说,仅城市交通这一项就绝对是受不了的。 我今天从上海来北京,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到北京首都机场一个小时四十五分钟,而从首都机场到这里(东二环朝阳门附近),这么一点儿路,差不多花了两个小时。这样下去怎么办?你现在坐高铁从天津到北京,只需要半个小时,然而到了北京以后,去许多地方都得花两个小时。 世界上少有像北京这么高度积聚的,而且这个集聚的势头还没有停下来。这个积聚带来很多的问题,交通问题、环境问题、城市与周边的地区的贫富悬殊问题。 因此,许多人都提出了“北京的一分部功能是不是需要转移出去?” 京畿新区对京津冀意义重大 燕赵都市报:京畿新区对于京津冀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刘武君:北京新机场选到京冀交界的现在这个地方,就变成了一个新的机会。将来会在京津冀北地区形成一个三角形城镇群,形成一个城市群的概念,当然是两个大城市带一些小城市,或者有卫星城的特点。总之,比完全集聚在北京市里面好。如果将首都一部分功能移到新机场附近的话,很多旅客就没有必要跑到市里去了。我为什么还讲到京畿新区的人口规模?那是因为如果规模太小,就不足以形成很好的城市服务能力,就不能够达到疏解首都功能的目的。我提出过京畿新区将有500万人口的规模,为什么说500万呢?这个也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在现在影响的区域里面,已经有将近300万人口,如果一部分首都功能移到这里,很快就会达到500万人口。如果带有北京卫星城性质的京畿新区达到500万人口的量,就有足够的辐射和服务能量,就能形成相对独立的服务体系,就能分担一部分首都的功能。跟其他地方相比,现在新机场的选址有一个好处,它处于北京市的南面,其实我们国家所有到首都来的交通流量中70%以上是从南面来的。新机场可以起到一个截流的作用。有的学者提到航空城,如果新机场能实现一小部分首都功能转移的话,那么航空城的形成就是毫无疑问的。 这样,原来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比如交通问题。每天都有50万人要进北京,北京是受不了的。但如果这50万人中的一半在京畿新区就能完成自己的出行目的,只有另一半人进北京,情况不就好多了吗?如果再有这一半人的一半是坐地铁进北京,那么老城区受到的影响就会大大降低。 新机场这个地方蛮有意思的,这个地方与京津冀都有关系,它能够起到加快区域一体化的作用。京畿新区建在这里,实际是北京、天津、河北共有的,因为一部分在河北,一部分在北京,这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对于三地均衡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 京畿新区对河北有重要意义,要不然的话,石家庄就容易被边缘化。而新机场放在这里,高速道路网络、城际铁路网络自然就会形成。因为机场一旦通航,这个网络就会形成。北京就有可能从此摆脱“摊大饼”。因为,京畿新区它不是北京的卫星城,不是亦庄,不是望京,它不仅仅是北京的新城,它为京津冀三地所共有。 这个意义就很大,就能为解决京津冀发展的不平衡问题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我刚才讲,京津冀的不平衡问题,已经太过分了。我们从民航机场分析,长三角有很多机场,浦东机场、虹桥机场、萧山机场、禄口机场等,把这些机场排列起来,从大到小,是一条优美的曲线,逐步变小;珠三角的机场中,大的机场很大,小的机场也很多,但中间的机场少了一点儿,不过近几年中间机场开始发展起来了。京津冀的机场是什么情况呢?一家处于世界第一二的位置,而其他的机场小得可怜,发展情况极不平衡。 对于京津冀一体化,这也是一个新的机会。现在首都的行政职能还在长大,把旧的设施搬到京畿新区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把新长大的职能搬过来,这个是不难的。如果做的好,京畿新区就会成为京津冀的一个核心区,起码会成为一个京津冀综合交通的核心设施,一个人口聚散点,这对三地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可设想成立的“京畿新区”为自贸区 燕赵都市报:您对京畿新区有什么新的设想? 刘武君:原来我觉得,需要成立一个京畿新区管委会,比如一个国家级的管委会来推进京畿新区的规划建设。而我现在觉得,这种管委会成立起来也很困难,而且就算成立了,要想发挥作用也非常困难。我最近有个想法,特别是上海自由贸易区成立后,我觉得可以一步到位,就是成立一个跟京津冀三地都有关系、但是又都没有关系的自由贸易区。这块区域不仅不受三地的行政管辖,也不受国家已经有的一些经济贸易法规的管辖,它是自由贸易区,是“境内关外”,这可能对它的发展更有利,北京新机场本身就是一个口岸嘛。 有了新机场和自由贸易区这个平台,京津冀合作就更容易操作。北京的城市问题不疏解部分首都功能是没法解决的。大家都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包括首钢的外迁,都已经在做了,但行动实在太慢了些。搬出去的跟新长出来的相比,太少了。如果有了新机场这个平台,再把它做成“境内关外”的区域,这样的话可能就有它发展的内在动力了。京畿新区就可以不受三地的牵扯,走它自己的发展道路了。 我们讲的京畿新区的概念,从2009年到现在也一直在调整,有一个逐步演化的过程。现在我觉得这个新区要建就要一步到位。京津冀是我国三大都市圈之一,不可能没有自贸区的。京津冀的自由贸易区到底划在哪儿?如果北京搞一个自由贸易区,天津搞一个,河北也搞一个,就会再一次陷入内耗、恶性竞争中。而且,如果北京自己搞一个自贸区,城市功能会更加集聚,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
关键词:河北,京畿新区,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