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青岛跻身新一线城市
12月9日,最新一期的《第一财经周刊》封面故事文章公布了中国城市最新分级名单。这份城市名单是通过调查对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进行排名,并基于这个排名,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的分级,成都、杭州、南京、武汉、天津、西安、重庆、青岛、沈阳、长沙、大连、厦门、无锡、福州、济南等15个城市入围“新一线”城市。 调查背景 城市发展突破行政级别更贴近“商业驱动都市” 几乎每个跨国公司来到中国时都会惊讶于中国的城市数量之多以及人口规模之庞大。对他们的国家来说,可能超过百万人口已经是大都市,而在中国,能称得上“大都市”的城市的人口数似乎都要再加个零,中国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就超过100个。 中国的城市人口规模是吸引大公司来到中国的原因之一,对它们来说,这些人口既意味着这里有数量无可比拟的消费者,也意味着这里有数量庞大的人才和劳动力。 但是当大公司想要为在中国城市的发展寻找更多的参考指标时却发现,它们难以找到一个针对数量如此之多的中国城市的现代意义上的分级和分类。在中国,当人们要定位一个城市或者划分城市等级时,首先考虑的会是它的行政级别。 按照国际通行的理解,现代意义上的城市是工商业发展的产物,是资金、人才、货品、信息交流之地。 而在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中国城市的发展事实上也正在冲破行政级别的枷锁,更加贴近现代意义上的由商业驱动的都市。 数据指标 调查不含传统一线城市按照十项指标算出排名 2013年3月份开始,《第一财经周刊》从公司和公司人角度对中国除传统一线城市之外的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100个百强县共400个城市进行了详尽调查。 此次调查从《财富》500强企业和中国100强企业中抽取了285家大公司进行了走访调查,考察了它们在中国的区域布局和未来的战略重点区域,以及它们对中国城市未来成长性的认识。 调查还包括140个一线品牌在全国的城市分布,考察了它们进入的城市数量和开店的数量。 此外还搜集整理了400个城市的2012年GDP规模、2012年居民人均收入、《财富》500强企业落户的数量、211高校数量、国际航线的数量、外国使领馆的数量、机场吞吐量等指标。 在这十个单项排名的基础上,又计算了每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具体计算方式为(一线品牌进入密度名次+一线品牌进入数量名次+GDP名次+年人均收入名次+211高校数量名次)×0.2+(大公司重点战略城市名次+机场吞吐量名次+外国领事馆数量名次+国际航线数量名次)×0.8=城市综合商业指数。之后,对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从低到高进行排名,指数越低则排名越高,最后得出了400个城市的综合商业指数排名。基于这个排名,对400个城市进行了全新的分级。 内容分析 打破行政级别限制摈弃以GDP论英雄 这种城市分级方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城市行政级别的划分,比如广东省中山市按照行政级别划分,只是一个县级市,处于最底端,但是在这项调查的划分中,中山市则属于二线城市。 而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这种分级方式也摈弃了以GDP论英雄的单一指标分级,而是综合了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选择等多项更具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比如仅就GDP规模而言,河南郑州在山东济南之上,但是在综合排名中,济南要高于郑州。 |
关键词:一线,城市,数量,中国,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