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套现背后的陷阱
【导读】“不买房不租房,却能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取出来”,中介公司声称“套取公积金成功率百分之百”。“公积金套现”存在哪些风险?是否违法?天天315本期聚焦:公积金套现背后的陷阱。 据经济之声《天天315》报道,正常情况下,提取住房公积金有很多途径,比如购买房屋、进行翻建、大修等。但是很多人会问:不买房不租房,能不能把公积金账户里的钱取出来? 记者在百度中输入“公积金”三个字,弹出几十个专门帮人套取公积金的推广链接。这些中介公司声称“套取公积金成功率百分之百”。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张立栋、北京潮阳律师事务所律师胡钢解读公积金套现背后的陷阱。 住房公积金概念 张立栋:中国的住房公积金可以从各种文本形式中,看到不同的严格定义,其实它是住房保障计划的一部分。最早在1991年,上海引进新加坡实行的住房公积金计划,当时形式是用人单位和个人各按照工资的一定比例,把部分资金存在专户里,用于房屋的各项支出,更多的是为了保障住房。单位和个人各拿一部分钱,存到一个专门用于房屋各项支出的账户里,这就是公积金计划。 公积金套现是否违法? 胡钢:根据我们国家关于住房公积金的管理条例相关的规定,住房公积金的提取与使用大概有两种途径,第一种途径是,用于自用房屋的购买、翻建等情况。第二种是,申请公积金贷款。 住房公积金贷款比普通商业银行的房屋购买贷款利率低一些,所以很多参加公积金项目的职工都愿意使用公积金贷款。在国务院执行的行政法规里,有几部有关现金管理、银行金融违法处理等法规中,出现过“套现”一词,是假冒他人名义套取银行现金的意思,也就是说,套现这个词本身含有某种贬义,是违法违规行为。 为什么“公积金套现”这么火? 张立栋:首先,正式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的公积金账户,今年最新统计达到4万多亿,这个量非常大。可能有的企业多一些,有的企业少一些,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公积金额度很高,一些垄断企业能够达到每个月上万。因为这个量很大,就有把这个钱拿出来花的冲动。 另外,这个钱存在公积金账户里,存在一个很大的机会成本,这个钱名义上属于个人,但是使用有范围,这个公积金账户产生的利息非常低,低于普通存款,更低于活期存款。如果通货膨胀指数高,作为一个理性个人,会觉得这个钱不断贬值,就有套现的冲动。 胡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24条说,可以提取住房公积金账户内的存款余额共有5种情况。第一种是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这个法规里并没有直接提到装修的问题。第二是退休离休的。第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其单位终止劳动关系的。第四是出国定居的。第五是偿还购房贷款本息的,如果租房,是房租超过家庭工资收入的规定比例的。一般是5%。
|
关键词:公积金,套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