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节后拿地补仓忙 品牌房企2月拿地达271亿元
春节过后,新一轮拿地热再度高涨,由于住宅市场销售情况良好,以及融资环境好转,开发商资金压力缓解,标杆房企春节后加速布局。不过业内专家提醒,房企积极拿地,有助于新一轮扩张,但也面临着政策变化带来的风险。 土地市场开门红 随着土地供应增加,优质地块上市,2012年三季度起的土地热仍然持续,2013年初出现了明显的土地市场开门红,开发商拿地意愿增加,特别是一线城市土地相对稀缺。 春节后,标杆房企在一、二线城市悉数购地。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公布2月22日招标出让地块的成交结果显示,绿地共耗资22.388亿元摘得昌平两地块。据记者统计,自去年12月31日至今,绿地已相继斩获大兴、顺义、房山、昌平等区域的5宗地块。 标杆房企在二线城市悉数购地。2月19日,中海以28.06亿元底价摘得南京麒麟科创园两幅地块;2月20日,保利联合体以8.17亿元购得青岛市北区两幅宅地;同一日,金地以6.36亿元竞得杭州拱墅区一幅宅地。 除了绿地外,包括中海、保利、金地、龙湖近期也有土地进账,从2月份房企拿地情况可以看出,无论是绿地、恒大、保利等大型房企,还是深圳中航、众安房产等地方房企,都表现出势头不减的拿地热情。 从拿地特点来看,大型房企依然是拿地的主导力量,在谋求全国布局的同时,比较青睐于中部城市,如武汉、郑州等地。而地方企业依然以深耕地方市场为主。从拿地用途来看,房企比较偏向于住宅配套设施用地。来自机构的统计显示,截至2月27日,品牌房企2月份拿地总额达到271亿。 拿地补仓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2月25日发布了《1月份10大房企业绩报告》显示,1月份,10大房企商品房销售面积共计546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6%,同比增长121.7%。销售金额共计612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2%,同比增长136.6%。 “卖房与拿地是面包与面粉关系,房子卖得快了,拿地自然要跟上。”北京一家地产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我们去年提前3个月已经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去年在售项目现在已经到了清盘阶段,而集团今年给我们的销售任务比去年有明显增长,因此,我们从去年10月就开始四处找地。” 与此同时,各地今年推地的意愿也伴随开发商热情而水涨船高。“国五条”也要求年住房用地供应总量原则上不低于过去5年平均实际供应量,加快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项目的供地建设和上市尽快形成有效供应。思源经纪市场研究部统计显示,仅仅上周一周,北京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正在交易土地16宗,成交土地2宗。正在交易的16宗土地交易方式13宗为挂牌出让,3宗为招标出让。 调控风险聚焦 业内专家表示,拿地热情依然不减,受三个原因的影响。第一,去年业绩的不错,以及今年年初市场行情依然看好,刺激了房企积极拿地,从而为今年的新开工等内容做好充分准备。第二,“两会”召开前,房企积极抓住这一政策相对平稳期而做好土地储备,从而规避了土地市场各种变数与风险。第三,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冲动以及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市场扩张动力,也使得政府在推地上表现积极,从而迎合了房企的拿地心态。 中原地产报告预计,土地市场在2013年将延续2012年下半年成交活跃的市场行情,土地市场整体将平稳上行,成交量较2012年增长可期,有望全年再回千亿。不过,从去年下半年主要城市供地及成交土地的节奏看,土地市场回暖的迹象的确明显出现,高单价、高总价的地块次第出现,已经明显影响了周围区域市场以及整体市场购房者的预期。 某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指出,房企积极拿地,有助于新一轮扩张,但也面临着各种风险。一是包括土地市场在内的房地产市场依然有太多的政策变动因素。若未来政策风险增加,扩张反而会形成“包袱”。二是拿地扩张方面,依然以大城市为主,中小城镇的比重仍不高,这会使房企错失各种政策优惠。 |
关键词:房企拿地,品牌房企 |